2012年12月,中國已經部署了超過1000枚性能更好的短程彈道導彈,台灣在其中大多數導彈的射程之內。
雖然兩岸關係已達到一個新的高峰,北京仍然擔心台灣反對統一,力求最大限度地提高相關的威懾能力和強制能力,同時越來越堅持認為,這些導彈主要針對的是可能試圖干涉的外部勢力(美國,也許還有日本)。 這些作者在與解放軍人員及大陸和台灣的專家交流互動時完全堅持這種說法。
解放軍第二炮兵部署了地面發射,射程為2000千米的東海10/長劍10對陸攻擊巡航導彈(LACM)。 這樣就彌補了解放軍空軍和海軍有限的遠程精確打擊(LRPS)能力。 同一系列導彈的兩種常規改進型號,雖然射程相近,但提供了其他優勢: 30枚射程大於1750千米的東風21C(CSS-5)中程彈道導彈和數量不多,但在不斷增加的射程為1500千米的東風21D反艦彈道導彈。 中國未來的遠程精確打擊能力將包括解放軍第二炮兵的中程彈道導彈。
憑借其快速反應能力,射程遠、精度高的特點以及強大的突防能力,解放軍第二炮兵的常規導彈部隊能夠充當中國實施高精度破壞性遠程常規打擊的主要手段。 儘管解放軍空軍和海軍的常規打擊能力有所提高,解放軍第二炮兵仍然是中國地區常規打擊能力的核心部分。 解放軍認為,“第二炮兵是實施常規遠程打擊的最重要力量,具有不可替代的和特殊的作用”。
作戰理論的現代化
自從常規導彈在上世紀90年代開始服役後,第二炮兵一直專注於“雙重威懾,雙重打擊”的要求,這一種提法突出表明了其核導彈和常規導彈承擔的威懾和打擊任務。隨著裝備的現代化,解放軍第二炮兵也致力於創新和完善作戰理論,而這又是為了指導其核導彈和常規導彈部隊的進一步發展和未來的運用。解放軍1999年頒發“新一代作戰條令”時發表的文章和此後幾年出版的書籍,反映了解放軍第二炮兵在這一領域已經取得的進步。 尤其是,公開發行的中國軍事出版物表明,第二炮兵對威懾行動和導彈部隊作戰的思考已經有了重大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