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調查資料中提到了三個主要事故原因。第一,“靶機和導彈艦之間的協同行動被破壞”;第二,“機組人員的自信和缺少負責測試的安全人員”;第三,“自動化戰鬥指揮系統的自動反應調整器改變了”。據說,調整器原本要將目標的最大速度控制在500海裡每小時(925公里每小時),但由於強勁的順風,靶機飛得過快。必須指出,調查結論符合事件本身。但主要問題仍不清楚:是什麼阻礙了導彈艦用手動控制的ESSM防空導彈摧毀BQM-74?這就是為什麼導致事件發生的原因的數量可以被稱為最新型自動化戰鬥指揮系統結構的系統性錯誤。
換句話說,美國軍艦的導彈防禦完全不符合要求。潘朵拉之霧的測試證明了這一點。看起來美國海軍釋放出碳粒子霧幕,試圖抓住救命稻草,從而得救。特別讓美國軍艦指揮員擔心的是,中國海軍擁有超音速遠程反艦導彈C-602和C-805,同時還有主要用來摧毀美國航母和其他大型戰艦的陸基彈道反艦導彈東風-21D。
測試代號為潘朵拉之霧並非偶然。需要破譯它的意思。“霧”很好理解。而“潘朵拉(Pandarra)”就比較複雜了。任何字典裡都沒有這個字。但這個名稱同電腦遊戲“潘達利亞的迷霧”類似,“潘達利亞”是個奇幻國度,更確切的說是整個奇幻大陸,為了得到它雙方發生了戰鬥。潘達利亞的風景和中國很像,而潘達利亞的居民外貌很像熊貓---只存在於中國的熊貓。這就是為什麼可以合理的認為,潘朵拉之霧的代號是從潘達利亞的迷霧而來。用加密的形式來暗指出美軍艦隊的強大潛在敵人。
同時中國增強了自己的海上能力,改進了打擊美國海軍的手段。東風-21D彈道導彈已經到了初步作戰準備的階段,也就是說可以使用來攻擊1450km距離內的非核彈頭。同時有著足夠高的精確度。谷歌地圖上的戈壁沙漠靶場衛星照片可以證明這一點。正是在那裡,遙遠的中國西部,研製出東風-21導彈。來自太空的照片顯示,模仿航母甲板的200米長的平台上可以看到2個深深的東風-21D彈頭擊中的彈坑。然而也有未命中的時候。如果仔細察看,可以在平台外面發現彈坑。但總的來說,它們還屬於導彈的試驗初期,因為沙土掩埋了沒有成功的射擊痕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