郎遙遠 (杭州 作家)
一
中國社科院院長王偉光在《紅旗文稿》刊文,亮出“無產階級專政”肌肉,重提“階級鬥爭”口號,成為熱議話題。“階級鬥爭”這個上世紀氣勢汹汹的革命術語,曾主導了中國現代最慘痛、“史無前例”的“文化大革命”悲劇。歷史是一面鏡子,讓我們明是非,知得失,察方向,更好向前走。雖然探索前進之路,難免曲折,甚或摔倒,但在同一個坑裡掉進去兩次、多次,畫坑為牢,坐坑觀天,甚至以坑害人,那就不是“探索”,而是執迷不悟,或是心懷鬼胎了。
“階級鬥爭”這盞反人類的鬼火,在全球經濟一體化的新世紀,在民主法治成為現代政治核心價值的新時代,在中國社會轉型、階層複雜、矛盾叢生的新形勢,注定是泥菩薩的眼睛,有珠無光了。且不提世界絕大多數文明國家,聞之掩鼻;即便曾以“階級鬥爭為綱”的中國執政黨,自改革開放以來,一直奉行“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國策,也棄之如履了。習近平在紀念鄧小平時,新增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開創者”的歷史評價,意味著將沿著鄧所開創的“改革開放”路綫走下去,提到了鄧小平“頂住否定毛澤東同志和毛澤東思想的錯誤思潮”。這個錯誤思潮,就是以階級鬥爭為綱的文化大革命。
但在當代中國,緊握“階級鬥爭”旗杆的,不只是王偉光院長。互聯網上一直活躍著幾個恪守階級鬥爭理論的革命學者。前些年,風生水起,浪奔浪流,配合演繹了集革命劇、政變劇、謀殺劇、間諜劇、叛逃劇、律政劇、無厘頭感情倫理劇於一體的重慶唱紅打黑傳奇。即便當下,中國亦不乏濃重革命情結者和階級鬥爭嗜好者。一些革命網站,更是“階級鬥爭”口號一浪高過一浪。打開“烏有之鄉”網站,聲援王偉光“階級鬥爭”文章,幾乎掛滿全屏。
中國持“階級鬥爭”論者,無一不把馬克思主義作為最大、最有力的立場背書。
毋庸諱言,馬克思主義至今無法用世界歷史和各國實踐,證明其終極真理性,也難以用當代人類社會的豐富實踐,證明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論斷世界發展趨勢的正確性,在東西方冷戰結局和中國改革開放實踐中,馬克思主義愈來愈顯其歷史局限性,甚至被逼到無法自圓其說的理論墻角。但一個不容否定的歷史現實是,九十多年前,中國革命選擇了馬克思列寧主義,六十五年前新中國建立至今,中國憲法把馬克思主義奉為治國意識形態圭臬和全民思想指南。
百年來,不管世界輿論對馬克思有著怎樣不同的兩極評價,都不影響馬克思是一個改變世界的思想巨人。馬克思是“共產主義”思潮的締造者,也是國際共產主義運動推崇的“偉大導師”。國際共運迄今已經歷了一個半世紀,貫穿和書寫了整部世界現代史。以1847年6月世界上第一個共產主義政黨建立為開端,繼而十月革命、蘇聯成立,1947年拉開美蘇兩大陣營冷戰序幕,接著爆發中國國共內戰、朝鮮戰爭、越南戰爭和阿富汗戰爭等實質上東西方代理人戰爭,直至二十世紀末,隨著蘇聯解體和東歐劇變,國際共運陷入了最低的持久低潮。
這種持久低潮的出現,是國際共運史上最嚴重失敗,其原因固然是多方面,但是如此重大失敗,如果說絲毫沒有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論斷上的錯誤,那是說不通的。另一個解釋則是,蘇聯和東歐的馬克思主義者,乃至世界更多無產階級專政國家,如文革中國、紅色高棉、金家朝鮮等,已經變質為無產階級革命暴政了。一些號稱“馬克思主義者”,只是披著無產階級外衣的“極權主義者”。馬克思播撒的是龍種,收獲的是跳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