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方面的試驗信息,中國已通過不同方式對外宣布,明示這是“預防性試驗”。但外界還是認為,試驗已取得“突破性進展”。有的甚至指出,“中國正在進行武器化”,並給這種武器命名了“WU-14”的代號。這也足見,中國作為尚未完全實現統一的發展中社會主義大國,其向好、向強的任何發展,都會引起多維、多向解讀和判斷。不論這種解讀和判斷用意何在,僅就技術向裝備物化這一必然趨勢而言,中國的試驗成果肯定要轉化為武器,任何國家都不會把一項技術的發展僅僅停留在技術演示驗證階段。可以坦言,一旦這項技術物化為實戰性武器,中國戰略攻防能力將得到有別於彈道導彈的新的提高。因為,這類武器通常由彈道導彈運載發射(未來可由空天飛行器運載發射)。待進入臨近太空,再重返大氣層,通過滑翔方式變軌飛行,以高超音速攻擊球面目標。使用現有技術手段,將無法對其有效攔截。有美國媒體甚至報道,“美國軍方已監測記錄到WU-14有10馬赫的飛行速度”、“這使中國有能力在數分鐘至數小時內打擊世界任何區域”、“美國的戰略預警根本來不及反應”、“美國被攻擊後甚至不知道攻擊源”、“中國計劃在2020年前部署高速滑翔飛行器,2025年前部署超燃衝壓發動機型高超音速飛行器”等。
值得注意的是,類似技術,美國早已進入演示驗證階段,其正在研發的HTV、X-51A等高超音速飛行器採用超燃衝壓發動機,最大飛行速度可達20馬赫,遠遠領先其他國家。就世界範圍看,如果這些技術能夠被突破並實現武器化,就意味著大國間戰略對抗進入高超時代,它的意義非凡而重大。
除此之外,中國的戰略導彈試驗和實戰化水平也取得重大發展,特別是一些新概念武器研發取得實質性突破。如參加珠海航展的保利集團,推出了非致命性定向能武器WB-1系統。據報道,該系統利用高功率毫米光波束照射人體,可瞬間灼熱皮膚,使照射對象因難以忍受強烈灼熱而主動逃離。通常作用半徑80米,加大發射功率後可達1公里。由於該系統安全有效,操作簡單,維修方便,可用於反恐維穩和要點防禦。海軍、海警使用,可用於海上維權。
強國需強軍,強軍需利器。過去一年,中國的武器裝備建設取得了諸多成就,軍隊作為直接使用者,更是切身感到與發達國家的差距越來越小,甚至一些具體裝備還有所領先。但我們絕不能驕傲,要保持高度清醒和足夠定力,堅決貫徹習主席關於“把裝備建設放在國際戰略格局和國家安全形勢深刻變化的大背景下來認識和籌劃,放在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歷史進程中來認識和籌劃,放在國防和軍隊現代化建設優先發展的戰略位置來抓”的指示要求,繼續推進武器裝備體系化、實戰化。(作者:王長勤、紀海濤——單位:軍事科學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