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1日,轟,轟,轟!隨著急促的爆炸聲響起,一場嚴酷的裝備搶救搶修演練拉開帷幕。我們這些帽檐上、眉毛上結滿白霜的修理人員,隱蔽在林海雪原深處,伺機緊急出動。
濃濃的硝煙,隨風四處飄散。正當坦克群沿著崎嶇山路爬行之時,從遠處突然飛來兩枚炮彈落在了坦克群旁,瞬間,2輛坦克、1輛輪式裝甲車被炸“趴窩”。
“真炮彈啊?”看到這一幕,我驚異地問一旁的搶救搶修小組組長、旅修理營營長王德峰。誰知,營長也被剛才這一幕驚得愣住了:“在過去,爆炸的都是預埋炸藥的‘炸點’,裝備的故障也都是事先安排好的,可這次……”
“營長,炮火還在繼續,到底上不上?”就在營長猶豫之時,電台突然響起:“1號高地附近2輛坦克、1輛輪式裝甲車遭‘敵’炮火毀傷,立即趕赴現場搶修!”
“上!”接到命令的營長立即下令出動。我們搶救搶修小組的7名成員聞令而動,開著搶修車冒著槍林彈雨,一路咆哮向遭毀傷的裝備衝去。
硝煙中,營長指揮坦克牽引車,將被損裝備拖到20米外的隱蔽地帶,上士賈臣成用自制鉸鏈快速固定防盾,中士侯猛指揮吊車起吊炮塔,班長、四級軍士長叢開坤調校火炮身管角度……
出乎意料的是,就在大家搶修快完成時,“轟”的一聲巨響,一枚炮彈落在了搶修點附近不遠處,一陣衝擊波迎面撲來,兩名戰士頓時被衝擊波掀倒在地。
“有人被炸倒了,有人被炸倒了……”趴在炮彈坑里的我朝著營長驚訝地喊道。見狀,營長立即向那兩名戰士跑去。然而,沒等營長跑到跟前,被掀倒的兩名戰士已爬了起來,抖落一下身上的塵土繼續加入搶修中。
我們頂著炮火硝煙搶修了半個多小時,“戰損”的裝備“起死回生”,再次加入編隊,向預定地域急馳而去。
一連十天,部隊在寒風、暴雪、低溫等各類惡劣天候中組織了一場接一場的裝備故障搶修演練,對近年創新的30多種保障法進行一次次實戰化檢驗。
我當兵快16年了,大小演習參加數十次,立功受獎的證書也有好幾撂,但這麼近距離地感受火藥味還是頭一回。回想在硬仗、惡仗中的各種滋味,我切身體驗到:戰場不是修理間。維修工人排除了故障就完活了,而我們把裝備修好只是另一場作戰保障的開始。前出之前有敵情,到達之後是戰場,搶修之後就要為下一個作戰保障行動做準備。
列兵郭國慶:晚上冷得有尿也憋著,還在琢磨明天怎麼練
一聽說部隊要開展冬訓,我這個家在南國的新兵蛋子,心中不免充滿了幾分好奇,覺得這下可以冰天雪地里玩兒個夠了。
可是,起初幾天的新鮮勁兒過了之後,好奇變成了“好恨”。到訓練場不長時間迷彩服就變成了“冰鎧甲”,渾身上下凍得瑟瑟發抖,總是覺得吃的沒“熱度”、穿的沒“密度”、歇的沒“溫度”,整個人就像掉進了冰窟窿里一樣,心里拔涼拔涼的,思想上開始不自覺地“溜號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