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圖:彩虹-3無人機。 |
例如,“彩虹”系列中的單兵無人機雖然體積小、不起眼,但操作容易,已成為支持各種偵察任務的基層設備。作為中大型無人機並可執行複雜戰術或廣域監視任務的CH-3,航時可達12個小時,利用簡易機場即可完成起降。目前獲得國家出口許可的最高端無人機系統CH-4,不僅保持了長航時的特點,還能同時掛載4~6枚45千克量級的載荷,深受客戶青睞。
“如今,‘彩虹’已在國內外軍事和民用領域鋒芒畢露,覆蓋9個國家的17個最終用戶,年交付國內外用戶無人機200餘架,完成科研和交付飛行試驗1000架次。”談及“彩虹”,石文難掩自豪。他相信,隨著系列產品的不斷發展,實戰中,“彩虹”的身影將會更多地出現在雲端。
相較於有著十多年無人機研製經驗的十一院,五院508所尚屬無人機領域的“新手”。該所航空遙感室承擔研發的“無人旋翼機載動態監測系統”項目於2013年立項,目前已完成全部試驗驗證工作。
從設計之初,無人旋翼機便“立志”成為懂得揚長避短的“特長生”。“508所的優勢在於回收和遙感技術,我們借此突破了無人直升機安全傘降、海量遙感數據快速處理等關鍵技術瓶頸。”無人旋翼機項目圖像總體設計師張春曉說。
508所回收與著陸技術研究室則從2003年開始,為其他無人機研製單位提供配套。其研製的回收系統用於實現無人機的無損著陸,可以保證無人機在完成偵查打擊目標等任務後安全返回,是無人機重複使用的前提。“組成該系統的產品範圍廣泛,包括降落傘、氣囊、火工裝置等,涉及的都是所裡的強項技術。”無人機回收系統設計師劉濤介紹,2011年~2014年,該所在原有回收系統的基礎上,先後發展出3種無人機回收系統。截至目前,回收系統已實現40餘次無人機的無損回收,成功率達100%。
把脈:整合資源掙脫束縛
儘管國內的無人機市場正在蓬勃發展,但在採訪中很多專家也表示其面臨的阻礙不容忽視。當前,無人機在使用中暴露出的主要問題是抗惡劣氣象、通信和抗干擾、指揮和控制等方面的能力尚待提高。石文認為,可以借鑒載人飛機的經驗和技術,提升無人機在複雜氣象條件下的起降和飛行能力,同時研發大容量、高速率、抗干擾數據鏈,改進指揮控制技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