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KTX裝置真空室與縱場磁體整體穿插組合及雙C組件合龍成功。 |
中評社北京4月9日電/KTX是中國完全自行設計、自主研製集成的國際先進反場箍縮裝置。它的建成,將為國內外從事等離子體物理研究的科研人員提供一個全新的大型實驗平台,對中國磁約束聚變領域高端人才培養,發展磁約束聚變能科學技術研究事業具有重要意義。
可控核聚變是當代世界最前沿的科技領域,由於其對技術要求的極端苛刻,到目前為止仍處於前期預研階段,而且學術界有“核聚變距離成功永遠有25年”的說法。目前世界各國投入研究力量最大的是磁約束核聚變,而這其中托卡馬克裝置則被認為是最有希望在未來取得突破的一種可控核聚變發電裝置結構。而在托卡馬克基礎上研製的反場箍縮磁約束聚變實驗裝置(英文:Torus Experiment)則是這一領域的最新成果,美國在1999年投入使用的“國家球形環實驗”裝置是世界首個此類裝置。今天,據中國科大新聞網報道,我國的KTX(中文簡稱“科大一環”)裝置已經進入最後整體安裝調試階段。這一成果也許仍未改變“可控核聚變距離現在還有25年”的現狀,但這意味著中國在這一領域與世界領先國家的差距又有縮小。在可控核聚變領域,中國和美國目前是世界上投入最大的兩個國家,據公開報道,中國目前已知的大型核聚變實驗裝置已有16個,僅次於美國的28個,第三名俄羅斯為5個。
觀察者網報道,不過查詢發現,合肥工業大學2014年的一篇論文(作者王浩,導師宋雲濤、王鬆可)指出,反向場實驗揭示了許多不同於托卡馬克物理的有趣現象,有的與空間和天體等離子體有密切聯繫,如可能的發電機機制問題。但從實現聚變的角度看,反向場的進展不理想。達到的等離子體參數很低,密度也不高,比壓只有較小的提高(與托卡馬克相比),而能量約束時間僅達毫秒量級。以最大的RFX裝置為例,雖然該裝置尚未在最高參數下運行,今後仍有提高等離子體參數的餘地,但在目前已達到的參數下,等離子體總體參數明顯低於同等歐姆電流下的托卡馬克裝置。這主要是反向場位形下的能量損失過大,雜質不易控制,而這一般是短脈衝實驗的內在缺點,這一缺點可能嚴重阻礙反場位形反應堆應用前景。目前沒有建造更大裝置的規劃,反向場研究已不再作為有可能代替托卡馬克的替代途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