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空軍的進步,美國空軍的反應,以及其他態勢因素將如何影響制空權爭奪戰?為了評估這個問題,研究者們建立了四個不同時間點的空戰模型,選取的時間段為1996-2017年間,兩個假想衝突地點至中國海岸的距離不同:一個是台灣衝突,另一個是南沙群島的衝突。在每個不同的假想情況中,他們都計算了美國軍隊如果要達到兩個不同目的,需要投入戰區的戰鬥機聯隊數量(每個連隊72架飛機)。第一個目的的要求更高,要求保持持續的制空權,有效擊敗中國全面空中進攻。第二個目的則是在長時間對抗中摧毀足夠多的中國飛機,以迫使中國軍方領導人放棄空中戰役——分析家們設定為摧毀50%參加戰役的中國空中力量。在後一種情況中,研究者們又分兩種情況來進行討論,分別為在7天內或21天內奪取制空權。
空戰模型的變量包括公開的不同類型戰鬥機的性能參數;參戰飛機總數和類型;參戰空對空武器數量和類型;空軍基地的位置、類型和數量;估計雙方飛機和人員的妥善率;進入和飛離戰區所需飛行時間;此外,美國空軍飛行員訓練上的優勢也有所體現。最終的結果並非對衝突情況的精確預言。其目的在於提供一副制空平衡演化情況的圖像,對每個衝突發生時間點所需投入的總兵力進行預計的同時,也對情況演變方向和速度進行預估。
台灣戰役評估
在台灣戰役中,中國的地緣優勢體現得最為明顯,在這一情況下,中國可以動用的基地非常多,且距離戰區距離很近。而美軍只能使用距離戰區遙遠,且受到限制的少數地點。這一不足在1996年時似乎無關緊要,當時中國只能在戰役中動用一支裝備落後且規模不大的空中力量。但現在隨著中國航空兵和導彈部隊的發展,這些因素越來越重要。
圖1說明了雙方制空權平衡演變的情況。圖中用淡藍色柱表示,美國只需要兩個聯隊就能在1996年的整個衝突期間保持全天候的空中統治權。但到了2010年,隨著中國空軍和導彈能力的增長,這個數字變成9-20個聯隊(取決於美國使用基地的位置)。部署這個達到最高目標所需的聯隊數量幾乎已超過美國戰鬥機聯隊總數(注:目前美國空軍現役戰鬥機聯隊總數為21個),而在戰鬥機能夠趕到前線有效作戰的範圍內的基地肯定無法支持即使是遠小於此數字的聯隊(尤其是考慮到還要在基地內駐扎支持作戰的加油機)。換言之從2010年開始,在衝突初期奪取全天候的空中統治權已經是,且至今仍是,不可能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