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香港12月11日電/亞太地區日益成為世界的經濟和人口重心。不幸的是,亞洲兩大經濟體中國和日本,已經因為勞動人口性別歧視遭遇不必要的增長限制。
日本《外交學者》最新一期載文《中國需要自己的“女性經濟”嗎?》,文章說,日本與市場低迷抗爭20年,不僅增長停滯,在“性別經濟”方面也很差。自1990年以來,女性的勞動參與率一直在50%左右。但日本正轉往正確的方向。首相安倍晉三推動立法,鼓勵企業雇用更多女性,提拔她們擔任領導職務。另外就是擴大保育服務,讓生育孩子的女性不太可能永久脫離勞動大軍。
中國在許多方面與日本相反。中國女性享有更好的工作機會,這可能在一定程度上與中國幾十年的集體主義經濟有關。不過,雖然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經濟增長迅猛,但女性的地位在很多方面是倒退的。自1990年以來,女性的勞動參與率驟降,同時傳統性別角色的觀念重新抬頭。現在在中國,女性占公司董事會比例不到美國的一半,與同期經濟增長慢很多的印度差不多。
更糟的是,這種性別政治倒退還體現在法規中。2011年時,官方媒體的廣告就警告稱,那些為了求學或工作而推遲結婚的女性有淪為“剩女”、一輩子單身的危險。退休養老的法律也區別對待女性,一般要求男性60歲退休,而女性最早50歲退休。
但與日本一樣,中國承受不了過時的性別政治重新抬頭帶來的代價。中國經濟現在慢下來了,把女性推出勞動大軍將加劇該問題。隨著全球經濟重心繼續轉向亞太,該地區和世界都希望那裡的決策者能應對得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