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香港12月20日電(記者 黃博寧編譯報道)普林斯頓大學中國研究教授本傑明•艾爾曼(Benjamin A. Elman)日前接受活躍在韓國的美國學者貝一明(Emanuel Pastreich)的訪問,就東亞融合、中國崛起發表意見和看法。
艾爾曼認為,中國最終會崛起成為主導者,但主導者不止中國一個。中國需要面對日本和越南,與美國打交道可能會少些,韓國將扮演中日兩大集團調停者的角色。由於原文較長,摘編如下:
貝一明:看今天的中日韓三國,聽著關於貿易和一體化的討論時,您是如何根據過往三個世紀的發展看待今天的情況的?
艾爾曼:日本的崛起給20世紀的亞洲秩序帶來最大的挑戰,帝國的衰落並沒有改變這一現實。二戰以後,在科技和專業技術上的崛起讓日本走入工業化世界的中央,與美國形成了新的贊助(patronage)關係。現在仍然沒有回到原來中國擁有中央權力的政治結構中。韓國作為中日兩大集團之間中間人的角色再次顯現。中韓扮演的角色都遠遠大於20世紀。
日本非常害怕在未來的秩序中被邊緣化,所以試圖扮演兩種角色。一方面踐行美國的新命令,遵從修正後的圍堵理論;另一方面與中國在貿易、投資和科技方面低調進行著大規模的商業活動。
在萬曆朝鮮之役敗給中朝三百之後的甲午戰爭中,日本取得了顯著勝利,並佔領了中國的幾個港口。這使得日本把向滿洲擴張視為可行的戰略。
直到20世紀末期,日本都在經濟和國際關係上扮演主導角色。目前崛起的中國使日本失色。諸如在福島面臨的核挑戰使日本在亞洲領先國家的地位更不明顯。而中韓兩國越來越佔據主導,尤其在貿易和科技方面。貿易、製造、研究等很多領域中,韓國成為主要參與者,而中國的增長潛力近來有所放緩。
中日的對面之於中國政治是關鍵的,且中國需要強調他們是現在的主導者。中國的崛起將引來21世紀的主導權之爭,而韓國扮演的角色將與17世紀,英國、葡萄牙、西班牙等國家沒有出現之前類似。
我認為日本對中韓的戒心暗示著深遠的變革正在進行。對“中國的崛起”可以從不同的角度解讀,之於日本是挑戰,之於韓國則是幾個世紀以來重回顯要地位的機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