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這樣的對手,只有給他們一個無法回避的事實,才能讓他們明白過來。
2010年之前,韓國總統李明博就是個閉著眼的典型,當時李明博政府滿心想著要“北進統一”,幾乎是主動要挑起朝鮮半島的衝突。連美國當時也就中國對朝鮮的態度和中美實力差距存在幻想。
結果就是朝鮮半島局勢一度接近爆發邊緣。
最終阻止局勢進一步升級的,不是外交官們在會議室里的唇槍舌劍,不是中國媒體的憤怒喊話,更不是美國大發慈悲,而是針鋒相對的中國黃海大規模軍事演習。
是殲-11和F/A-18E/F的長時間連續對峙,是東風-21D試驗型導彈擊中靶船,是亮出長劍,冷然道:“勿謂言之不預”。
這就是所謂“無法回避”的事實,韓國看到了,韓國的態度轉變了,中國和韓國之間的事情也就好辦了。
作為一個大國,在某些情況下,退讓不能帶來尊重,反而被視為怯懦。
俄羅斯蘇-24被土耳其擊落,所有人第一時間盤點土俄在叙利亞周邊的軍事實力,認為土耳其不虛。普京把S-400部署到了叙利亞,普京不理會土耳其的抗議猛烈轟炸土叙邊境……在“涼戰”環境下,土耳其雖然實際上對俄羅斯有局部優勢,但俄羅斯防空導彈的存在和強硬的態度所表現出來“不惜一戰”的決心卻是土耳其“無法忽視”的,結果土耳其退讓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