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2月17日電/作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中國經濟增長備受世人關注。2015年中國GDP增速從2014年的7.3%降為6.9%。這一增速符合中國政府2015年初提出的“7%左右”的預期目標。2016年中國經濟增長前景如何?對此國內外人士都非常關心。的確,中國經濟增長正處於結構轉型和速度換擋期,勞動力供給、資源環境成本、技術追趕空間和外部市場需求等因素正在發生變化,但是,無論是從需求側看,還是從供給側看,中國經濟都仍然具有實現較快增長的潛力;無論是從已有的政策效應看,還是從可供以後選擇的政策工具看,中國都有條件把增長的潛力變為現實的增長。
消費及投資需求仍將拉動中國經濟增長
一是居民收入的提高、消費主體結構的變化以及消費選擇空間的擴大,將產生巨大的消費需求。各國消費變化的規律顯示,隨著收入的增長,居民消費將普遍增長,消費結構將不斷升級;在從中等收入階段邁向高收入階段的過程中,消費結構升級的步伐尤其迅速。中國已進入中等收入國家行列,目前正在向高收入國家行列邁進,消費需求增長的新空間巨大。以汽車需求為例:2014年,中國每千人擁有106輛汽車。這一水平比美國的800輛少694輛,比德國的620輛少514輛,甚至比韓國的340輛還少234輛。若以韓國作為標杆,中國民用汽車保有量還有兩倍的增長空間。另外,1980年以後出生的消費者逐漸成為消費市場的主導力量,其消費傾向明顯高於1980年之前出生的城鄉居民。根據阿里研究院和波士頓咨詢的研究,從上層中產階層的情況來看,與1980年之前出生的人相比,1980年之後出生的人消費支出要高出40%。還需要指出的是,信息技術和交通運輸技術的進步也擴大了消費選擇的空間範圍。根據阿里巴巴公布的數據,2015年“雙十一”當日天貓成交額突破912億元,較上年增長近60%。正是互聯網技術的應用和物流技術的現代化,使這種巨量消費成為可能。
二是資本的進一步深化將產生巨大的投資需求。所謂資本深化,就是人均資本存量不斷擴大的過程。根據賓夕法尼亞大學的最新國別比較數據,按購買力平價測算,2011年中國勞均資本存量不到美國的1/5,只有日本的1/4。這足以說明中國投資增長的空間十分巨大。城鎮化的推進將釋放大量的投資需求。中國城鎮化水平雖然已經超過世界平均水平,但是與發達國家相比仍然存在較大差距,與同等人均收入水平的國家相比也有一定差距。城鎮化的發展空間巨大,城市間、城市內部綜合交通運輸體系和地下管網建設、城市環境整治、舊城改造等將不斷產生新的需求。傳統產業的升級和新興產業的發展將拉動大量的投資需求。隨著《中國製造2025》戰略的實施,傳統產業轉型升級的步伐將加快,信息技術、高端裝備、新材料、生物醫藥等新興產業發展的空間將會進一步擴展。這些都將對新的機器設備產生大量需求。城鄉、區域發展的不平衡也蘊藏著大量的投資增長潛力。一方面,提高落後地區的基礎設施現代化水平和增強其公共服務能力將形成很大的投資需求;另一方面,因發展的不平衡而引致的產業轉移也會催生大量的投資新需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