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香港5月11日電/日前,中國國務院辦公廳印發《2016年政務公開工作要點》,部署推進全國政務公開工作,要求細化政務公開工作任務,加大公開力度,加強政策解讀回應,不斷增強公開實效,保障人民群衆知情權、參與權、表達權和監督權,助力深化改革、經濟發展、民生改善和政府建設。
新加坡《聯合早報》5月10日載文《中國政務公開最大障礙是戀權情結》,文章說,政務公開經過多年自上而下的推動,各級政府提高了主動公開的自覺性程度,拓寬了申請公開的可操作性渠道,政務公開正向縱深發展,公開的內容越來越敏感,公開的力度越來越加大。但同時,政務公開工作在公開理念、工作落實、公開標准、解讀回應、應上網盡上網等方面,還存在不少需要改進的問題,《工作要點》對推動這些問題的解決作出了具體回應,并指名道姓地落實了牽頭部門,應當說是非常務實的制度性安排。
當前,政務公開最大的障礙是官員的戀權情結,特別是縣鄉兩級官員,認為政務公開是打開權力之門,失去了掌控鑰匙,手中的權力不再神秘,有身份矮化的感覺,心裡很不是滋味。因此,政務公開表現為擠牙膏式,上面推一下就公開一點,或者將一些虛頭巴腦的八股文件亮出來充數,糊弄群衆,沒有實質性內容。即便勉強公開一些政策,也是藏頭遮尾。
特別是一些縣鄉政務網站,公開的內容大多是猴年馬月的陳芝麻爛穀子,要想通過網站找到當地幹部的人事任免情況、找到具體辦事程序很難,一些政務網站成了“僵屍”。這些地方的政務公開,用群衆的話來說,是“打開了窗戶,還關著大門”,群衆伸著頭扒著窗戶朝裡望,望見的只是若隱若現的政策霧團。
戀權情結的實質是割舍不了附著在權力之上的利益。在權力場上,權力影響各種資源的配置,對資源分配擁有很大的權重。比如促進就業創業的政策,至今一些地方尚未公開,全憑有關官員口頭解讀,他們將政策鎖在抽屜裡“打埋伏”,以此作為權力尋租的籌碼,遇到熟人賣人情,遇到生人則賣關子。倘若公開了,就失去了政策包裝,創業人士能享受哪些優惠待遇,需要走哪些流程,一目了然。如果公開了,權力失去了炫耀的資本,壓縮了尋租的空間,這對某些依賴權力打埋伏的官員來說,當然是不情願的。
戀權情結的危害顯而易見。首先,一味迷戀權力,容易走上腐敗的道路。權力是把雙刃劍,既能讓官員輝煌風光,又能讓官員聲名狼藉。迷戀權力者不是尋思如何用權力為人民服務,而是處心積慮謀取私利,權力成了個人的私有財產。這樣的官員,總有一天會栽跟頭,掉進錯誤的泥淖甚至犯罪的陷阱,屆時他們自己就會成為公開的對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