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當歷史的接力棒傳到年逾七旬的風洞設計專家、“科技創新模範”劉政崇手中時,已到了衝刺階段。作為亞洲最大風洞群的一名奠基者和建設者,他親自主持和參與設計了11座不同型號的風洞。圖為該中心科研人員在實驗室討論交流課題。 |
中評社北京6月29日電/年逾七旬的風洞設計專家、“科技創新模範”劉政崇作為亞洲最大風洞群的一名奠基者和建設者,他親自主持和參與設計了11座不同型號的風洞。“十二五”以來,他所在的團隊成功解決了新型戰機、大型運輸機、“遼寧號”航空母艦等重點裝備研製中的大量關鍵氣動難題。
“中國風”的澎湃力場——記中國空氣動力研究與發展中心科研創新群體
2016年6月25日,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長征七號運載火箭首飛取得圓滿成功。
喜訊傳到千里之外的中國空氣動力研究與發展中心,科研人員無比自豪。因為,長征七號運載火箭的成功首飛,離不開此處一座座風洞吹來的“中國風”。
豈止是長征七號運載火箭,我國大部分自主研發的航天器都曾在這裡經受“中國風”的洗禮!
日前,記者走近中國空氣動力研究與發展中心科研創新群體,探尋並解讀“中國風”的澎湃力場。
精神傳承力——
使命的接力棒就要一代接著一代傳
1958年,中國風洞建設真正起步。從那時候起,建設世界級的風洞群便成為中國風洞人的夢想。1968年,由錢學森、郭永懷規劃,聶榮臻推動,毛主席批准,中國空氣動力研究與發展中心開始組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