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打仗、打勝仗,一個“能”字、一個“勝”字,為全軍部隊標定了“能力閾值”,對戰備訓練提出了目標要求。
這樣的能力從哪裡來?這個目標如何達成?習近平主席深刻指出:向改革要戰鬥力,努力構建能夠打贏信息化戰爭、有效履行使命任務的中國特色現代軍事力量體系。
撤軍區、建戰區,授軍旗、立軍種,調結構、優編成……全面實施改革強軍戰略,從“根目錄”上落實練兵備戰的戰略運籌、實現練兵備戰的頂層設計,進而解決影響和制約人民軍隊戰鬥力生成提升的體制性障礙、結構性矛盾、政策性問題。
透過習主席對新組建戰區和各軍種部隊的訓令訓詞,人們看到的是黨的領袖、軍隊統帥為人民軍隊戰鬥力建設校正的能力標尺:五大戰區要“建設絕對忠誠、善謀打仗、指揮高效、敢打必勝的聯合作戰指揮機構”;陸軍要“加快實現區域防衛型向全域作戰型轉變”;火箭軍要“增強可信可靠的核威懾和核反擊能力,加強中遠程精確打擊力量建設”;戰略支援部隊要“高標準高起點推進新型作戰力量加速發展、一體發展”……
事之當革,若畏懼而不為,則失時為害。全軍將士緊緊抓住千載難逢的戰略機遇,按照深化改革建構的“能力框架”和“素質模型”,主動作為,開拓創新,把“戰爭預實踐”持續引向深入,推動能打仗、打勝仗能力不斷再上台階。
改革,劍指打贏;打贏,必須聯合。在全軍各個方向的聯合訓練場上,上演著似曾相識又不盡相同的新圖景——
浪奔浪湧。去年初冬,北部戰區首次實兵實裝聯合演習在東北某區域拉開大幕。地上坦克炮火連天,空中戰機穿雲破霧,海上戰艦巡航游獵……來自戰區各軍種的艦艇、飛機以及海防、雷達、地空導彈、電子對抗部隊等,編成多個兵力群,展開課題性實兵演練,全面檢驗戰區聯合作戰指揮和部隊聯合行動能力。
硝煙彌漫。在東部戰區參與組織的聯合立體登陸演習中,海空軍力量運用明顯加重,新型作戰力量漸成主角;中部戰區籌劃演習,一支老牌精銳部隊罕見未受重用,反倒是新轉隸過來的航空兵某部擔綱“主角”,理由很簡單,這支部隊的機型能擔負遠程突防任務,是一枚“重子”……
演訓場上一幕幕場景、一個個變化,看似靜水潛流,實則驚心動魄:隨著改革的強力推進,“大軍區”“大陸軍”的思維定式、機械化戰爭觀念的歷史慣性、軍種本位主義正在逐步被拔除;隨著聯合作戰理念深入人心、聯合指揮體制確立完善,更深、更廣、更多的聯合訓練大潮即將湧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