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時報》報道,接受採訪的中國專家表示,鬼成像又稱雙光子成像或關聯成像,是利用量子糾纏的特性,或光場的強度關聯特性,以獲取物體信息的新成像方式。鬼成像衛星擁有兩個攝像頭,一個使用桶狀的單像素傳感器瞄准感興趣的目標區域,而另一個攝像頭測量環境中更寬區域的光場變化。幾乎任何光源,如太陽、月亮甚至熒光燈都可以照亮目標。另外一種方式是從衛星產生一對物理上“糾纏”或“相關”的激光束以照亮物體及其周圍環境。科學家通過分析和合併兩個攝像頭接收的信號,以一套複雜的量子物理學算法製作出一個以前認為不可能的、極高分辨率的目標圖像。而黑暗、雲層等影響能見度的因素將不再重要。
據稱,鬼成像衛星比最先進的雷達衛星更能揭示目標的更多細節。因為量子成像可以從廣泛的光譜中收集數據,對於人眼而言,它們產生的圖像比黑白雷達圖像看起來更“自然”。據稱,鬼成像相機還可以識別目標的物理性質,甚至是化學成分。這意味著軍方將能夠區分誘餌,例如在機場展示的戰鬥機形狀的誘餌或隱藏在偽裝網下的導彈發射裝置。
報道稱,中國科學院光電科學研究院研究員、全國遙感技術標準化委員會秘書長唐伶俐說,目前中國已有許多新設備完成研製,並準備安裝在地面雷達站、飛機和飛艇上。她還透露:“衛星是下一步的目標。”
仍然面臨許多工程挑戰
中國並非唯一一個在努力推進鬼成像技術的國家。美國陸軍研究實驗室從2003年就開始在此方面努力。不過中國團隊於2011年在全球率先通過地面實驗展示該技術的工程可行性。3年後,美軍實驗室才宣布類似結果。龔文林表示,“我們在地面上擊敗了他們,我們有信心在太空再次擊敗他們”。據稱,龔文林的實驗室正在與包括美國陸軍研究實驗室在內的海外競爭者就盡快推出世界上第一顆鬼成像衛星展開競爭。
報道稱,鬼成像技術可能成為軍事行動的“遊戲規則改變者”。“每年有200名量子光學科學家聚集在中國,分享他們的新發現和工程應用的最新進展”。不過報道也承認,要建造鬼成像衛星,必須克服許多工程上的挑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