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麼,這種配置的魚雷艇何以讓對手膽戰心驚?原因就在於它也有“重拳”可用。
一是速度快。P4借助2台大功率柴油機,最大航速可達42節;P6裝有4台柴油機,最大航速達45節。這種高航速和靈活性,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魚雷艇的戰場生存能力。
二是火力猛。P4搭載了2具450毫米的魚雷發射管,所用魚雷自重918千克,戰鬥部裝有150千克炸藥。P6裝有2具533毫米的魚雷發射管,魚雷為53-39型瓦斯熱動力魚雷。這兩種魚雷的性能與威力,在此後歷次戰鬥中已經得到證明。如果擊中有效部位,它們甚至可以“腰斬”1000多噸的敵軍艦船。
此外,123-K型魚雷艇上裝備的雷達和電羅經,P6裝備的“皮頭”對海搜索雷達,使得魚雷艇如虎添翼。
就是依托這樣的武器裝備,人民海軍開始著手建立魚雷艇部隊。
1950年,在蘇聯專家幫助下,海軍快艇學校在青島成立,開始培訓魚雷艇部隊所需指揮人員和專業技術士兵。14個月以後,快艇學校首批897名學員畢業。
同樣在1950年,海軍司令部電令,以購買蘇聯的36艘魚雷艇為基礎,分別在上海、廣州、塘沽、青島各組建一個魚雷快艇大隊。人民海軍的魚雷艇部隊由此登上歷史舞台。
現在回顧這段歷史甚至之前更久遠的那段歷史,當時也許並沒有太多的人能夠預見到魚雷艇部隊即將發揮的巨大作用。
畢竟,在風雨飄搖的舊中國,魚雷艇的實戰經歷曾充滿悲情色彩。洋務運動時期,北洋水師裝備了當時最先進的魚雷艇,最終仍然落敗;抗戰時期,中國的海軍在實力懸殊的情勢下,仍組織僅剩的魚雷艇編隊發動了對日艦的攻擊,這一切都讓人唏噓不已。
但是,新中國的海軍官兵,重新詮釋了魚雷艇的定義。哪怕是手握瑕瑜互見的裝備,哪怕裝備處於暫時劣勢,他們仍然用勇氣與智慧掀開戰史嶄新的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