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戰史記載,102號魚雷艇出擊時,已是東海風浪季節,強勁的偏北風掀起大浪,隨時會將魚雷艇掀翻。
更讓人懸心的是,102號魚雷艇在第一次出擊時發生故障,當時只剩下右側魚雷。一枚近1噸重的魚雷,對於排水量僅有20多噸的魚雷艇平衡度影響之大可想而知。加上左舷受風,航行中艇體出現傾斜,更是增加了傾覆的可能性。靠著嫻熟的駕駛技巧和官兵用自己的體重加以配平,102號魚雷艇硬是這樣挺進戰場。
距敵艦越近,敵艦越難規避魚雷。為確保一發命中,時任102號魚雷艇艇長張逸民指揮魚雷艇突破魚雷發射安全距離,直到敵我距離200米、敵艦已無法躲避的情況下,才發射了唯一一枚魚雷,將“洞庭”號炮艦炸成了兩截。
現在的我們已無法想見那是何等凶險的一種處境!好在有一些資料可以參考:102號魚雷艇在魚雷出管的同時迅速停車,然後原地倒車、高速後退。即使這樣,魚雷艇上所有玻璃和安全燈罩都被強烈的衝擊波震得粉碎,艙面5人瞬間失聰。102號魚雷艇返航後,專家指出,該艇再向前20米,艇員絕無生還可能。
縱觀世界海戰史,鮮有單艇獨雷在大風浪中擊沉敵艦的戰例,更沒有在200米內發射魚雷的先例!而這一切,都在我魚雷艇部隊官兵的手中變為現實,成為經典戰例。
“魚雷艇成為頂梁柱,海上也敢拼刺刀。”這是一句中肯而貼切的評語。
多次被我海軍魚雷艇部隊嚇破膽的國民黨艦艇再也不敢在大陸近海一帶出沒,經歷10多年刀光劍影的沿海終於複歸平靜。隨著制海權掌握在人民海軍手中,魚雷艇這個“小塊頭”也成為名副其實的“海上閃電”“怒海雷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