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兒子心目中的“超人”,郭海濤處處爭第一、樣樣拿優秀。入伍22年,他訓練刻苦是出了名的,手榴彈投過60多米,5公里越野號稱“飛毛腿”……說起這些“高光時刻”,郭海濤謙虛地說:“我只想盡一名軍人、一個兒子、一個丈夫、一個父親的責任。通過努力,讓祖國放心,讓母親省心,讓妻子安心,讓兒子有所期待!”
讓新生代官兵讀懂老兵身上的故事
一個故事勝過一打道理。
“兵王”,一個對有資歷、有過人之處士兵的特殊稱謂,其身上蘊藏著大量讓官兵心動的故事;“老兵”,一個對在軍旅生涯有多年積澱士兵的尊稱,其從軍歷程就是一部令人神往的“大書”。講好老兵尤其是“兵王”的傳奇,讓新生代官兵讀懂他們身上的故事,是開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法寶,也是官兵自我教育的有效手段。
教育是什麼?形象地說,就是一棵樹搖動另一棵樹,一朵雲推動另一朵雲,一個靈魂喚醒另一個靈魂。老兵是“一棵大樹”“一朵祥雲”,有著“喚醒功能的靈魂”,讓他們去感染官兵、教化官兵、激勵官兵,無疑會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吸引人才能教育人,打動人才能說服人。多年的教育實踐讓我們感到,教育是做人的工作的,是“在人的頭腦裡搞建設”。要想培育出紅色傳人、時代新人,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而最能讓新時代官兵信服和企及的人,就是身邊的典型和榜樣。老兵無疑是最佳的教育資源。多引導官兵讀懂老兵身上的故事,本身就是一種春風化雨、潛移默化的教育。
讀懂老兵身上的故事,就是讀懂初心。不管是從軍34年、聞名全軍的一級軍士長王忠心,還是入伍28年、並不大出名的一級軍士長衛鬆,他們都有一顆赤誠之心,一直堅守著為黨分憂、為國奉獻、為民服務的誓言。老兵無論當兵多久,對黨忠誠不變;無論年齡多大,為民情懷不移。回望老兵,就是回望初心;走近老兵,就是走近崇高。
讀懂老兵身上的故事,就是讀懂主業。軍人生來為打仗。言武備者,練為最要。一名軍人,任何時候都不能忘了主業主責、核心職能。縱觀老兵,他們最讓人驚嘆的就是技藝精湛、專業一流,人人都有絕活絕招,個個都是某一領域的“大拿”。向這些老兵學習,就能懂得精武強能之於軍人的意義,明白軍人唯有能打勝仗才能安身立命、實現價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