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5月26日電/據人民日報評論,作為世界上軍事開支最多、武器裝備最強和軍力部署最廣的軍事政治組織,北約用軍事集團對抗謀求絕對安全,靠販賣安全焦慮營造安全恐慌,不斷塑造新的假想敵並與之對抗,對大國關係和歐洲安全秩序造成嚴重衝擊。
在美國主導下,自1999年至今,北約先後5次東擴,成員國從16個增加到30個,向東推進1000多公里,直抵俄羅斯邊境。5月18日,芬蘭和瑞典駐北約大使在布魯塞爾北約總部舉行的儀式上向北約秘書長斯托爾滕貝格遞交了兩國加入北約的申請,此舉意味著兩國改變了多年來在軍事上不結盟的政策。斯托爾滕貝格在接受申請後表示,這是“歷史性的一步”,北約將盡快評估申請,並考慮兩國通往北約之路的下一步行動。
烏克蘭局勢發展至今,正是美國主導的北約堅持冷戰思維、持續推動擴張結下的惡果。美國國際問題專家托馬斯·弗裡德曼日前發表文章指出,美國關於北約東擴的重大決策失誤導致與俄方關係惡化,美政府應該承擔相當大的責任,“美國與北約都不是無辜的旁觀者”。
美國凱托學會高級研究員——
“將一個大國主導的聯盟擴大到另一個大國的邊界,本質上就是破壞穩定和充滿挑釁的”
2021年6月,俄羅斯外交部發言人扎哈羅娃公布的一份備忘錄顯示,1990年,時任美國國務卿詹姆斯·貝克與時任蘇聯總統戈爾巴喬夫會晤時承諾:“如果北約可以在德國保持駐軍,那麼北約將不會向東擴張,哪怕一英寸。”然而,蘇聯解體後的30多年來,北約已進行了5輪擴張。2008年,北約承諾將來會接納烏克蘭。
俄羅斯總統普京曾多次表示,北約持續東擴不可接受,但西方始終未能有效回應俄羅斯劃出的“紅線”。2021年12月,俄羅斯就安全保障問題要求美國和北約做出書面保證。此後,俄圍繞安全問題與美國、北約以及歐洲安全與合作組織展開密集對話,但未取得實質性成果。
在烏克蘭局勢高度緊張之際,以美國為首的北約不僅不勸和促談、降溫滅火,還通過投放武器、強化軍事部署等煽風點火,製造緊張氣氛。今年1月,北約決定向東歐成員國增派部隊、軍艦和戰機。2月2日,美國宣布將向德國、波蘭和羅馬尼亞總計部署3000名軍人。烏克蘭危機爆發後,北約峰會決定繼續加強北約部隊在波羅的海沿岸、東歐和巴爾幹半島的軍事部署。斯托爾滕貝格在4月6日至7日舉行的北約外長會期間表示,他認為俄烏戰事將持續“許多個月甚至數年”,呼籲北約“維持制裁,加強防禦和威懾”。
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指出,“北約實質上已經通過代理人進入一場對俄戰爭,而且正在武裝代理人”,其目的是利用烏克蘭“耗盡俄軍和俄軍工力量”。
美國凱托學會高級研究員特德·卡彭特指出,美國和北約應為烏克蘭危機負責,“將一個大國主導的聯盟擴大到另一個大國的邊界,本質上就是破壞穩定和充滿挑釁的。”南非總統拉馬福薩表示,如果北約聽從成員國領導人和官員多年來發出的警告,即北約東擴將加劇而不是降低該地區的不穩定,這場戰爭本來是可以避免的。
西班牙媒體——
“北約永不滿足的目標,是所有這些衝突的根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