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12月16日電/火箭軍某旅精準抓訓——向“小數點”要戰鬥力
12月上旬,南國密林演訓場,經過數日鏖戰,火箭軍某旅一場營營對抗考核終於到了公布成績的時候。
總結講評會現場,全體參考官兵齊聚操作場坪,將目光投向擔任此次考核的裁判長。只見紅方營隊官兵一臉從容自信,藍方營隊官兵眼中卻寫滿了忐忑。
然而,裁判長宣布的最終結果,卻讓自認為勝券在握的紅方官兵面面相覷:藍方以1.2分的優勢獲得勝利。
此次考核,雙方營隊官兵裝備操作熟練、特情處置靈活,均發揮出很高水平。但在多數人看來,紅方營隊是該旅裝備換型的試點單位,無論是整體作戰能力,還是單兵操作,都比換型較晚的藍方營隊略勝一籌,然而紅方卻“出乎意料”地敗給了藍方。
問題究竟出在哪裡?紅方指揮員一臉不服氣,帶著疑問找到裁判長討個說法。只見裁判長打開該旅依托某信息平台自主改進的考核評估系統,帶著紅方指揮員逐一查看他們在公路機動、陣地占領、實裝操作等任務階段的具體表現、得分情況和扣分環節,最終明確這1.2分的差距就出在操作中的某個細節上。找到症結的紅方指揮員回到營隊後,立即組織問題分析查擺,制訂專攻精練方案。
“發射架執行任務超出預定時間,扣3.2分”“操作號手防護服穿戴不規範,扣2.1分”……瀏覽這套考核評估系統,記者發現,不僅考評內容劃分精細,而且作戰數據、評估分數都精確到了小數點,指揮員和操作號手在哪個階段完成了哪些任務、耗時多長、準確率多少都有詳細記錄,哪個項目、哪個環節扣了分、為什麼扣分也都一目了然。
“以往考核,考官主要憑經驗、靠感覺打分,得出來的概略數據難以讓受考官兵精準找到短板在哪裡、到底有多短。”該旅領導介紹說,為此他們結合年終考核,依托某信息平台、火力打擊評估系統、操作數據庫等,對部隊實戰化演練從緊急出動到任務結束進行全程全方位精確評估,不斷探索精準抓訓的方法路子。
採訪中,記者瞭解到,近年來該旅武器裝備分批次改型換代,信息化程度越來越高,對指揮員精準指揮、號手精準操作提出了更高要求,容不得任何失之毫厘的偏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