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俄海軍航空兵蘇-27UB戰鬥機在機場路段加油。 |
中評社北京5月23日電/持續的俄烏衝突再一次印證,在作戰行動中後勤裝備保障能力對維持穩定戰鬥力至關重要。不同軍兵種和裝備,對裝備維修維護保障等均有各自獨立的需求。海軍航空兵是俄羅斯海軍的一個分支,主要任務是搜索和摧毀敵方艦隊的作戰力量、登陸分隊、海上基地的護航隊和單個艦艇等,保護己方船只免受空襲破壞,並進行空中偵察。隨著芬蘭成為北約組織的第31個成員國,俄羅斯部署在芬蘭灣和摩爾曼斯克北部海域的海軍航空兵重要性更為突顯。為保證航空部隊執行作戰任務並及時恢復作戰能力,必須提升物資和裝備保障水平。分析俄羅斯提升海軍航空兵專用後勤裝備保障能力的措施方法,對我國裝備運用和能力建設具有一定參考意義。
俄羅斯後勤保障體系
近年來,俄羅斯對本國軍隊維修保障體系進行了改革,針對後勤保障指揮機構臃腫、協調效率低下等問題,俄羅斯將後勤和裝備技術保障部門合併,通過簡化層次、優化結構、精減人員等方式建立了全軍統一的後勤裝備保障系統(物資技術保障系統),實現了物資提供和裝備維修保障力量建設的集約化、聯合化和社會化。
俄羅斯軍隊物資技術保障系統是3級垂直指揮結構,包括中央層面、軍兵種和軍區層面、部隊層面。在中央層面,由國防部設立分管物資技術保障的副部長統一管理;軍區/軍兵種層面,軍區內設立1名物資技術保障副司令,各軍種均設主管裝備保障的副司令,以及主管物資技術保障的司令部,下設物資和技術保障計劃與協調局、後勤保障局、技術保障局和鐵道兵局,負責組織領導集團軍或本軍種的通用裝備技術保障;而在部隊層面,編制設有物資與技術保障分隊,按照平戰結合的理念設置戰略、戰役、戰術級物資技術保障指揮管理體系,確保部隊後勤保障的自主性。
後勤體制改革以來,俄軍正在按照新的戰略方向、聯合戰略司令部任務,以戰區和艦隊原有基地和倉庫為基礎,在每個新戰區建立若干綜合物資技術保障基地,以便集中儲存和梯次配置各種必要的軍事技術物資和維修保障設備,進一步整合保障力量資源,使其發揮最大效益。當前,俄羅斯境內設有14個綜合物資技術保障基地。平時基地的任務是在其管轄範圍內向部隊不間斷地提供後勤支援,戰時將調取工作人員和設備組成臨時維修點,支持戰場維修保障。如2024年2月,俄軍在南頓涅茨克地區發動了大規模軍事行動,隨之而來的是車輛裝備損耗加大,為了快速恢復俄軍前線部隊戰鬥力,俄軍工程部隊在靠近前線設立新的維修廠,以便用最快的速度維修損壞的裝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