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貿易立國”“出口第一主義”的政策推動下,韓國經濟自20世紀70年代開始快速發展。這一時期,海運貿易在韓國經濟所占比重逐漸升高,而落後的海軍艦艇對保護海上航線力有不逮,這促使韓國不得不大力發展本國造船業。
1975年,韓國政府召集軍方和造船企業,要求建造國產驅逐艦,以保護海上運輸線和對外貿易安全,韓國造船業迎來發展機遇期。當時,韓國的主要造船企業是現代重工集團、三星重工集團和大宇造船海洋株式會社,但這些船企只具備1000噸以下民用船舶建造能力。設計建造大噸位級的驅逐艦,是一個很難實現的目標。
韓國軍方決定放棄“遠大目標”,採取“小步快跑”方式,從1500噸級護衛艦開始入手,實施代號為HDF-2000的造艦計劃。哪家企業可以完成這項造艦計劃?韓國軍方心裡並沒有底。
為了調動造船企業積極性,韓國政府開始推行兩項重要政策:一是實施“重化工業發展計劃”,將造船業列為國家重點發展產業;二是推行“促進國防產業特別法”,通過減免稅收等一系列措施,鼓勵民間資本進入國防工業,走出武器裝備研製生產困境。
在其他造船企業觀望之際,現代重工集團決定順應發展趨勢,率先進入“軍工圈”,逐步積累軍用艦艇建造經驗。在美國造船技術支持下,僅用1年多時間,首艘蔚山級護衛艦順利下水。韓國媒體宣稱:“韓國海軍的主戰艦艇進入國產化時代。”
實際上,現代重工集團更多承擔的是拼接組裝的任務。首艘蔚山級護衛艦採用復合燃氣輪機與柴油機雙動力系統,2具燃氣渦輪來自美國,2具柴油機來自德國。配備的SEWACO戰鬥系統、奧托·梅萊拉艦炮和MK-141魚叉反艦導彈,分別從荷蘭、意大利和美國引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