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科技是產品的核心競爭力,那麼質量則是企業發展長青的關鍵。秉持“拿來主義”的發展思路,韓國造船業雖然能短期內提升國際競爭力,但艦艇暴露出的問題隱患也不少。2001年,孟加拉國引進韓國大宇造船海洋株式會社建造的一艘“班加班德湖”號護衛艦,該艦基於蔚山級護衛艦改進而來,加裝意大利艦炮、德國柴油機和荷蘭雷達系統,但服役不滿一年發生艦體龍骨斷裂事故,導致這艘護衛艦於次年被迫退役。2018年,韓國交付挪威海軍的“莫德王後”號補給艦,因設計問題導致故障頻發,挪威軍方不得不將其閑置於港口。
質量不過關帶來的負面影響,會直觀表現在訂單數據上。2021年,大宇造船海洋株式會社造船訂單量持續下降,創下近14億美元的虧損。去年5月,被韓華海洋公司收購。另有消息稱,2024年1月至10月,韓國造船企業的訂單量比去年同期減少4個百分點,市場占有率僅為18%。
究其原因不難發現,這些問題與韓國軍工體制有著一定關係。韓國不少造船企業“喝著軍隊牛奶長大”,無需在軍貿市場中進行殘酷競爭,就能背靠國家政策拿到造船訂單,在寬鬆的技術引進環境下,各種先進武器快速投產難免帶來一系列質量問題。
回顧這些年來韓國造船業的發展歷程,有不少造船企業遭遇發展難題。儘管原因各有不同,但不掌握核心技術,對任何企業來說都是致命的。可以說,韓國要想在造船業上實現“國防自主”,還有一段路要走。
來源:中國軍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