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9月22日電/李娜退役,選擇在亞運會期間。這無意間讓在仁川奮戰的八百多名中國運動員感受到了一份尷尬。
新華社仁川9月22日報道,據了解,亞運開幕當天,多數平面媒體報道李娜退役都用了整版或兩個版,而亞運的內容被大幅壓縮。
能來仁川的中國運動員,競技成績無疑都是很出色的。但包括孫楊在內的這個集體,關注度依然無法抵擋李娜再見的眼淚。姚明、劉翔、李娜之後,中國體育進入了一個巨星的真空時代。
我們需要體育巨星嗎?答案是肯定的。
中國競技體育的體制依然會在相當長的時期對運動員進行基本保障,但職業體育浪潮不可逆轉的當下,體育已切實走進了靠影響力說話、靠贊助商和市場吃飯的年代。如貝克漢姆這樣的巨星不一定是事業的需要,但卻是產業的必需。
即使如中國體育界的傳統劃分,巨星對競技體育、全民健身和體育產業的推動也是顯而易見的。
姚明登陸NBA,李娜等中國金花的成功,激勵了無數孩子的籃球夢、網球夢,這無論對於提高青少年的身體素質,還是從中選拔精英體育人才,都大有裨益。至於,由此消費的網球拍、籃球鞋,各體育品牌的老板們早就偷著樂了。
遺憾的是,中國的體育明星太少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