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年假象 一朝破滅
這6年來,從成績上看,中國男籃其實是“幸運”的。雖然2009年在家門口丟掉了亞錦賽冠軍,但緊接著廣州亞運會上成功奪金,土耳其世錦賽小組也意外出線,男籃保持了不錯的顔面,2011年在武漢重奪亞錦賽桂冠,中國男籃始終維持了“亞洲一流”的假象。
但當時危機已然存在,如果沒有王治郅的爆發,中國隊可能在廣州亞運會四分之一決賽就輸給了卡塔爾隊;獲得一場勝利就晉級世錦賽十六強的戰績,更多的是依靠運氣;而武漢亞錦賽伊朗隊如果不是在淘汰賽首回合就“大意失荊州”,最終鹿死誰手尚且未知,更不用說最終決賽中國隊只是一分險勝約旦隊。
一而再、再而三的“及時雨”拯救了中國男籃,拯救了中國籃協,卻一再耽誤了中國男籃重建的最好機會。
千呼萬喚始出來,2013年亞錦賽崩盤之後,中國男籃被一推再推的新老交替終於拉開了帷幕。宮魯鳴在2014年二月份走馬上任,一開始就擺明了全力培養新人的態度,劉煒、朱芳雨、王仕鵬等老將先後無緣國家隊,這次仁川亞運會,易建聯也因傷沒有出戰。這場疾風驟雨式的改革,對於中國男籃是一次注定疼痛難忍的“刮骨療傷”,重新振作的路上必然會面臨失敗的陣痛。
積重難返,沉屙難愈,6年來縫縫補補凑合過日子的體系一旦崩塌,留下的只能是一片狼藉。宮魯鳴想要在這一片狼藉中尋覓一條新路,又談何容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