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某部官兵利用夜光地圖進行訓練。 |
中評社北京9月12日電/叢林深處,漆黑如墨。輕輕揉搓幾下,地圖竟神奇地發出瑩瑩綠光,地物地貌、等高線清晰地呈現在眼前……9月上旬,蘭州軍區某團團長鄧建忠組織部隊夜間快速機動,新型夜光地圖讓他喜上眉梢:“這是好東西,讓我們夜間看圖如同白天!”
解放軍報報道,如何讓指揮員夜間看圖不再用手電,是蘭州軍區某測繪信息中心主任王明孝的夢想。不曾想,報紙的一個“豆腐塊”報道幫他實現了這個夢想。去年8月的一天,他在《科技日報》看到一則新型夜光材料問世的消息後,立即找到這一新材料的發明者——蘭州大學物理科學與技術學院王育華教授。
據悉,我軍曾研發試用過部分熒光和夜光地圖,但因含有放射性元素、使用條件受限、實用性不強等原因沒能得到推廣。王明孝在研製地圖中同樣遇到了不少困難。比如,在研製夜光油墨中,不同質地、不同助劑選擇搭配有上萬種組合,單靠一人之力需耗時數年。王明孝聯合蘭州大學、甘肅省地圖院和總參某測繪研究所等50多名技術人員聯合攻關,終於在去年3月攻克了夜光油墨、印刷工藝等多個難題,一種可通過吸收熱量或可見光儲能、防水易保存、發光強度好、環保無輻射、可批量生產的新型夜光地圖問世。
7月初,王明孝帶著夜光地圖赴野外駐訓部隊現場徵求官兵意見,再次對夜光地圖進行了多處修改完善。舉一反三,他又與戰友們一起相繼研製出夜光磁性隊標、夜光沙盤等夜間系列產品,使部隊指揮員在野外夜間看圖時告別“夜盲症”。
“你看,夜光地圖發出的‘冷光’,只能讓我們指揮員近距離看清圖,敵人的夜視偵察器材卻看不見。”8月22日,記者隨某團官兵一起參加夜間對抗訓練,該團參謀長楊宏升對記者說:“不像過去,夜間看圖就要用小手電,看圖就相當於給敵人指引打擊目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