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專譯:中國經濟超美 衝突不可避免?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4-05-16 00:51:07


 
  這些數字只能反映出一個大概的趨勢,因為在不同的發展階段測量經濟,並且還要通過不同的貨幣來分別計算是很困難的。世界銀行使用的技術是購買力平價,通過購買力平價來對比不同國家相似貨品的價格,努力得出一個共同的基線來比較GDP。但經濟學家蒂莫斯•泰勒(Timothy Taylor)指出,因為在“偏好、文化、環境、價格結構與產品可得性”方面存在無數的變量,使得結果變得更加複雜。一些經濟學家用匯率來進行比較,但其中也含有嚴重的失真。根據對匯率的數學計算,中國的經濟體量還是要小於美國的。

  同時,這些數據也反映出了一些深刻的問題。或許其中最大的問題涉及到了全球地緣政治的本質。在這個問題上,美國與中國的世界觀可謂對比鮮明。

  美國人從大蕭條和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得出的教訓是,在1920年代與1930年代,美國的孤立主義都助長了這兩件事的惡化。二戰後,美國的外交政策假定對於一個更和平與繁榮的世界而言,美國的領導是不可或缺的。美國的想法是,如果全世界的國家都變得更像美國那樣——民主與富裕——那麼世界上的衝突就會消退。自1949年創建北約到“反恐戰爭”,美國的軍力已將目標鎖定在儘量減少對美國經濟發展的威脅。

  與美國不同的是,中國並不想要將世界改造成像自己那樣。中國要的是一個可以支持其國內經濟發展的全球體系,人們也認為這對於維護共產黨的領導來說是至關重要的。出口的大門應該保持開放,中國應可以很容易就得到其經濟所需的石油、農作物與礦產資源。美國康奈爾大學的經濟學家艾斯瓦爾•普拉薩德(Eswar Prasad)在《華爾街日報》撰文稱,“北京仍從自己的國家利益這樣一個狹隘的角度來看待自己的行動與政策,而不是著眼於成為全球領導者。”例如,在朝核與伊朗核問題上,美國就沒有得到中國太多的支持。

  一直以來,這兩種世界觀都不安地共存著,但隨著中國變得越發富強,競爭勢必加劇。經濟實力作為一種能力,可以為其它國家贏得利益,或著令其喪失利益,同時也能影響全球市場與投資。現在,中國的經濟實力正在慢慢增強,衝突似乎無法避免。


 【 第1頁 第2頁 】


    相關專題: 中評社編譯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