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苑科技大學通識中心助理教授衛芷言(中評社 周雨曦攝) |
兩岸的交流仍然不夠
衛芷言說,如果從交流方面看這個問題,也可以說是雙方實際上對對方都還不瞭解。台灣對大陸的認識就比較落後,並沒有看到大陸的發展和體制上的變化。以其本人為例:衛芷言1999年第一次來上海,2007年在華東政法大學讀博士,現在是淘寶的常客,在上海一定會看《上海晨報》和東方衛視。然而在台灣,尤其是南台灣,像他這樣,來過這麼多次大陸的人太少。
反過來,大陸對台灣的理解其實也還是不夠。雖然大陸有眾多研究台灣的機構,但實際上由於生活環境的不同,大陸有時對台灣事物的解讀與台灣本地完全不同。比如,蔡英文曾拋出的“修憲”的議題。台灣有頭腦的人都明白這根本不是個問題,因為不可能修得成。蔡英文之所以提,是希望通過這一議題謀求選舉上的支持。然而一說起修憲,大陸學者就很緊張,他們認為這是個事兒,其實根本不是個事兒。
蔡英文也一直在與大陸交流
衛芷言說,在他看來,蔡英文也一直試圖在與大陸接觸。儘管有外界認為在三月太陽花學運以後,蔡在向後退。但實際上,蔡對兩岸交流的主張比較務實。只是她需要處理民進黨內部“反中”、“隔絕大陸”的情緒和態度,以獲得民進黨內一些“通過堅持台灣文化表示對大陸疏離”的元老的支持。如果能統籌到這部份深綠,再拿到一些淺綠,蔡未來的格局就會比較開闊。
衛芷言說,對於兩岸路線蔡有很多種選擇的可能。在他看來,蘇起、施明德等人的“大一中框架”可能也是為蔡英文而提。因為施明德這麼提,顯然不是為國民黨,他也沒必要為民進黨鋪墊。蔡英文自己不說,找別人幫忙說,“蠻像她的操作方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