價值觀點差異
兩岸相隔數十年,各自發展了不同的政治與社會體制,乃至教育模式,導致許多社會價值觀的差異。固然兩岸的文化核心價值,在傳統文化的禮義廉恥、四維八德、風俗習慣方面是相同的,但是顯示在社會生活面上,兩岸出現了許多細節上不同的行為模式,在交流近三十年的過程中,逐漸形成了些相互接觸時刻板的印象,對交流產生細微的障礙。
就一般公民社會價值而言,台灣傾向於個人自由與法治平衡之意識型態、大陸則著重在集體社會意識下的自由,兩者在歷時與共時的社會發展均有差異,形成的價值觀點與生活方式自然有別。
台灣在20世紀的60年代以後,現代化程度迅速提高成為亞洲四小龍之一。在完成現代化轉型之際,台灣社會也出現大量質變,教育程度、社區型態、公共政策等都有長足進步並進入世界水平。從文化思潮與價值觀取向而言,台灣基本上與西方思潮同步,尤其在冷戰結束的過程中,台灣更穩固了自由、民主、人權、法治的價值觀;但也同時在對抗全球化的過程中,形成了更具特色的台灣文化之本土化,多元價值觀深植於社會各層面,促進了族群、教育、宗教、文化上的多元與澎湃發展。
大陸的現代化稍晚,但近年來卻有著快速發展,從計劃經濟轉向市場經濟,個人的經濟意識高漲,集體的調控與法令的限制降低,加速了整體經濟的效率。現代化過程中,法治、人權、民主、平等的思維也進入社會價值中,基層選舉、社區自治、民間各種組織活躍,都改變了傳統思維與價值觀,漸次拉近與世界的距離。近年來,大陸的菁英與民眾,深切的理解必須走出一條屬於自己的道路,既符合傳統中國文化,又能與世界思潮平衡,而在摸索的過程中已獲致許多重要成果,整體文化都進入轉型期,許多價值觀也在微調。
兩岸的發展在歷時上有著時間點的差異,在共時平面上自然也就產生許多相互間的陌生與不理解。例如台灣人對於中國式的社會主義知之甚少,尤其年輕的一代,而這點卻是大陸的核心價值;大陸人對於台灣社會的高度自由與民主,或許感覺熱鬧但又基於不了解而覺得陌生甚或危機重重。部分大陸民眾來到台灣感受到本地的文明教養,但又不甚理解其在現代化過程中,許多軟硬體同步提升的台灣經驗;台灣人面對大陸的社會生活細節,又因不理解龐大國家與社會的轉型需要更多時間與方式,因而產生歸結於專制、威權乃至民族性的誤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