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習近平總書記與兩岸統合學會秘書長、佛光大學研發長謝大寧握手(中評社 林艷攝) |
中評社香港10月1日電(記者 林艷)兩岸統合學會秘書長、佛光大學研發長謝大寧日前接受中評社記者專訪表示,姑且不談政治上的顧慮,如果“習馬會”僅限於打招呼,其實沒什麼必要。
謝大寧表示,雖然“習馬會”對馬的政治生命極其重要,即便只是“say hello”。但對兩岸關係來說,這並沒有太大的意義和必要。“習馬會”如果能夠成行,意味著是一個可以拿諾貝爾和平獎的政治事件,具有巨大的歷史意義,這就要求會見的背後有其相應巨大的歷史動作和內容。因此關鍵還在於馬英九可以帶什麼樣的伴手禮到大陸,好比連戰第一次訪問大陸帶來了“五點協議”,具有跨時代的歷史意義。“馬英九如果希望尋找他的歷史定位,為自己的‘總統生涯’落幕增添光彩,就必須帶足夠分量的東西到大陸。”謝大寧說。
此外,謝大寧認為,馬英九堅持選擇在APEC的場合會面,其實是馬出於政治上的自我保護。對馬來講,這樣的場合可以比較安全地跨出第一步。但北京方面也會顧慮這一步所產生的後續影響,除非馬帶來的東西比較重要,倒可能會考慮放寬彈性。
至於台北方面遲遲不宣佈領袖代表人選,是否最後會僵持到上演2001年民進黨任內的上海APEC沒有派人的尷尬局面?謝大寧表示,今年還不至於破局。如果是那樣,馬英九相當於把他創造的兩岸關係成果全毀了。
自2009年馬英九重掌國民黨機器後,國民黨主席再也沒有踏足大陸。本來國民黨主席是大陸方面比較能夠接受的合適身份,但馬英九卻棄之不用。對此,謝大寧認為,這是馬英九的性格使然。馬英九認為,如果他不能以“中華民國總統”的身份進行兩岸交流,無異於政治自殺,這是馬給自己下的框。如果是這樣,國民黨主席的身份對他來說反而是一種負擔,而非一種資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