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評社中國新聞中心主任林艷正在主持。(中評社 高映竹攝) |
台灣大學國發所碩士班一年級學生陳子恆表示,台灣作為一個發展型“國家”,在殘存的威權體制下,對信息的壓制和控制以及世代剝削的情況仍然存在。為什麼在我們這一代會出現青年參政的現象?很重要的原因在於,在當前這種科技內爆的情況下,我們年輕人獲取咨訊是非常容易的,我們社會論述的能力因此不斷增強。當知識民主化,社會強健性知識逐漸完善,我們將不再這麼容易地受到國家機器塑造的意識形態和文化霸權所支配。
台灣國發所碩士班一年級學生林清心表示,“在台灣新一代政治參與上,掛著‘青年’兩個字的人,有些可能不是純粹的真的青年,他們很大一部分人都有一定的利益背景。”他說,在討論青年參政的時候,首先要分辨誰是真的“青年”,這些“青年”不是上一代的延續,而是真正為他們這一代發聲的。
香港浸會大學碩士黃博寧談了對香港學生運動的一些觀察,她說,香港學生參與反對運動,本質上是港人心態沒有回歸、物質文化上對內地有優越感、思想體制上對北京有不認同,內地的“回歸史觀”仍然沒有取代港英統治下的“殖民史觀”造成的。故每次北京對香港的未來行駛某種決定權時,香港社會“不情願、彆扭”的感情就在年輕人身上醞釀發酵,“反國教”、“反23條”、“佔中”,都是典型案例。除上述事實外,回歸18年來,香港經濟面臨困境,民眾生活水平沒有顯著提高、兩地交往的好處基層不但無感甚至有反感,本地物價飛漲,房價高企,年輕人認為社會不公,前途無望,也是青年參與反對運動的重要原因。在這一點上,港台有同質性。
黃博寧說,年輕一代的心態今後能否回歸,除了處理好經濟民生、權衡經濟社會發展與政治發展的平衡外,也要理解港人在“一國兩制”之下害怕被整合、心里優勢喪失、對共產黨不信任、對建制派與中央密切關係忌憚等特殊精神狀態。如果處理不當,還會有新的負面情緒。
香港浸會大學國際新聞學碩士研究生張爽同學談到,今年三月香港舉辦國際電影節的時候,太陽花學運的紀錄片《太陽,不遠》來參展,裡面有個鏡頭讓我印象深刻,討論退場機制的時候,學運領袖陳為廷認為“立法院院長”王金平已經來過了,服貿協定也擱置了,認為運動的目的達到了,可以退場了,但是有一部分人不同意他這個決定,覺得他是獨裁,陳為廷當時特別痛苦地說,他現在很理解馬英九,如果民主就是一人一票的話真的很可怕。青年人因為知識、閱歷的積累不夠,在參與政治的時候會面臨很多問題。青年人以什麼樣的方式參政是比較合適的?參政的度應該怎麼把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