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要正視人才流失問題但也要有信心
中評社記者:香港總商會最新公布調查結果顯示,近期的香港移民潮導致技術人才流失,大大小小企業皆受影響,約38%受訪企業表示因員工移民離港而受到較負面影響。另外,香港的歐洲商會日前發表調查報告也稱,近半數在香港設點的歐洲公司考慮2023年全部或部分撤離香港。您如何看待香港人才流失的問題?您認為,香港應該如何提升吸引國際人才的競爭力?
王春新:我認為,香港出現人才流失問題也屬於是短期性的,一些人離開和前兩年的社會事件有點關係,也和比較嚴厲的抗疫措施有關,只要是疫情控制好了,這個局面就會好轉。香港歐洲商會調查的對象70%企業是少於100人的中小型跨國公司,但一般在香港總部的跨國公司都是在100人以上的。事實上,歐洲大型金融企業一般不會撤離,比如瑞銀等他們生意都做得比較好。影響比較大的可能是一些零售公司,因為疫情關係內地客也來不了,生意明顯受到影響。
對於人才流失的問題不用看得那麼悲觀,我們看到香港人口這兩年雖然在減少,但香港的就業人數卻在增加。比如2021年香港人口比2019年減少了11.76萬,其中2020年差不多減少了9.4萬人,去年減少了2.3萬人,但去年第四季度的就業人數卻比前年同期增加了5.03萬人。其中,高中以下學歷去年第四季度比前年增加3.17萬,包括文凭、副學位和學位在內的專上教育增加1.86萬人(當中大學以上學位增加1.67萬)。所以,雖然有勞動人口和移民情況存在,但香港市場的就業人數供應量其實沒有減少。
未來隨著香港的發展,的確也面臨人才不足的情況。勞工福利局曾發表過一個2027年人力資源推算報告指出,2027年香港對學士學位以上的人力需求增加31萬,到時候可能會欠缺差不多3.5萬,因此需要大力來培養吸引人才。當然,我認為,一方面要正視人才外流或移民問題,另一方面也要有信心。根據IMD去年12月發佈的2021年世界人才競爭力報告指出,香港的人才競爭力在亞洲排名還是第一位的,在全球排名第十一位,新加坡是第十二位,說明國際機構對香港人力資源還是有一定信心的。
至於如何提升香港人才的競爭力,其實有很多辦法,比如現在很多大型企業推出了加強接班規劃和招聘計劃以及提升自動化和數碼化水平等,也有一部分企業通過提高工資和福利以及制定一些挽留員工的計劃等。另外,我們也看到IMD洛桑國際管理學院對吸引和留住香港人才方面的隱憂,香港吸引和留住人才的指標從原來的18位跌到了去年第26位,生活成本水平更是排第61位,是因為生活成本太高,尤其是住房上,這對海外人才的吸引力也是打了一些折扣,這也是我們需要好好面對的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