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文化導致了民族凝聚力。民俗文化可說是民眾的習慣,民族凝聚力產生的基礎其中一項內涵便是民族認同,而民族認同的產生可能就是從民俗文化而來,因為一個民族必須有著共同的文化背景,而這個文化背景又能導致民族的向心力,無論這個文化背景是不是優良,例如一位署名“詩納倮烏”的作者曾說過這段話,他說:“有一個要命的東西在起著關鍵的作用,就是中華民族的民族向心力,這種向心力外顯、物化後就表現為傳統的民俗文化。可見,民俗文化的力量是巨大的”。
邵宗海說,進入二十一世紀,闡述這是“中國人的世紀”已經不再是一種神話。當習近平總書記宣示華人世界將追求“中國夢”的兌現之時,兩岸四地已有與過去截然不同的面貌出現:中國大陸已是世界第二大的經濟體,也是世界第二強的軍事力量,更是取代了美國成為世界第一的貿易大國。台灣與香港至今仍擁有可觀的經濟與貿易競爭力,即使澳門,也站穩位居亞洲第一的國民所得群。然而一個國家發展,不僅需要經濟硬實力,還需要文化軟實力,而核心價值觀便是文化軟實力的重要指標之一。它不僅為大國發展助力,讓社會凝聚成一個能集體行動的共同體,更為大國發展鑄魂,為國家和民族提供精神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