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香港7月25日電(記者 廖梓達編譯報道)歐盟28國外交部長在布魯塞爾召開特別會議,討論加大對俄羅斯制裁力度,指若俄羅斯不與國際合作,制裁將升級至”第三階段”,目標也將針對俄羅斯經濟所有部門,但是,歐盟內部對此仍有不同意見,各國也有各自的憂慮。對此,彭博社昨日發表評論文章指出,歐洲各國若在俄羅斯問題上繼續束手束腳,對短期利益過多考慮的話,最後只會損害自身的長遠利益,可謂得不償失。全文編譯如下:
馬航班機在烏克蘭東部地區被擊落之後,荒唐可恥的行徑在當地層出不窮:對遇難者遺體的莫不尊重,為拖延獨立調查組趕赴現場施展的各類把戲,為求推卸責任而從克林姆宮傳來的種種謊言。
隨之而來的是歐洲領導人們作出的回應,或者更準確的說,是歐洲領導人們表現出的黔驢技窮。在本周開會討論如何針對俄羅斯總統普京對烏克蘭的進犯而對其實施進一步的制裁時,歐盟各國外長們又耍起了老把戲:看看到底是哪個國家最無所作為和最不負責任。
那麼,這個國家是還在準備向俄羅斯供應兩艘西北風類兩棲登陸艦的法國,還是仍未對倫敦親俄寡頭採取行動並在聲言對俄實施武器禁用後,有表態無實際的英國,又或是正與俄羅斯合作輸送俄制天然氣到歐洲,以排擠烏克蘭業務的意大利,還是對俄表示強烈批評卻又一直沒有實質和有意義行動的德國?
自2003年伊拉克戰爭以來,歐盟國家還從未因為一個地緣政治問題出現如此大的分歧。但這一次,各國既不需要對情報進行排查,也不需要向當年一樣擔心中東因此再起戰局,可以說已經沒有任何藉口。烏克蘭問題是對歐洲安全的直接威脅。而在搭載著200多名歐洲乘客的馬航班機在烏東地區墜毀之後,歐洲各國才終於首次發起向俄羅斯實施所謂第三階段經濟制裁(tier-three economic sanctions)的討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