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位“知華”專家,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國際問題高級研究院的中國項目主任藍普頓基本認同陸克文的觀點,他與陸的觀點差異在於,藍普頓更加關注中美關係當前脫主要軌道的既成事實,因此,藍普頓在本月初的一次演講中道明現在中美關係處在“引爆節點”,建議美國要適應(accommodation)中國崛起,而中國需確保發展能讓美國感到安心(reassurance),同時,“包容”或者“妥協”在中美關係內不應被看作是消極意義的詞彙。
藍普頓的觀點得到另一位“中國通”的共鳴——美國亞洲協會中美關係中心主任夏偉(Orville Schell)近期也表達了對中美關係的悲觀情緒,他認為導致中美缺乏互信的最核心因素在於,那些過去積極推動中美來往的商人或利益團體都不見了,在美國,已經看不到哪個選區對中國抱有好感。
中美關係受侵蝕而帶來的惡果將是多方位,落實到每個個體身上,可以從《紐約時報》近期一篇舊事重提的報道中看到,一位曾服務於華盛頓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的華裔陳霞芬(Sherry Chen)在其辦公室突然被捕,被控為中國從事間諜工作,而有關這項指控的證據,僅僅是因為陳霞芬的一位舊同學處於副部級幹部的高位。對此,就連一位聯邦調查員也對《紐約時代》表示,在陳霞芬的案中已經能看到了部份“紅色恐慌”以及種族主義的因素介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