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馮瑋:“日清戰後經營”改變了日本產業結構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4-08-17 00:28:59


復旦大學歷史學系教授馮瑋(中評社 王永雪攝)
  中評社上海8月17日電(記者 王永雪)上海台灣研究所、上海市台灣研究會、《台海研究》雜誌、上海交通大學日本研究中心及華東師範大學兩岸交流與區域發展研究所8月15日在上海交通大學聯合舉辦“甲午戰爭反思暨兩岸海洋合作”學術研討會。復旦大學歷史學系教授馮瑋在會上表示,日本在甲午戰爭戰後開展的“日清戰後經營”使日本產業結構發生了顯著變化。

  馮瑋表示,甲午戰爭,日本稱“日清戰爭”。戰後,日本原欲割占的中國遼東半島由於俄德法的干涉還遼而被迫放棄。“三國干涉還遼”使日本統治階層深刻認識到擴充軍備的必要,而巨額戰爭賠款的獲得則為此提供了可能。因此,日本在戰後開展了以大規模擴軍備戰為核心的“日清戰後經營”。這項“經營”的展開,使日本的產業結構發生了顯著變化。

  馮瑋指出,按照日本慶應大學教授杉山伸也的定義:“所謂‘日清戰後經營’,是指日本在強烈意識到‘三國干涉還遼’後的國際形勢的前提下所展開的整體性政策運營。這一運營對日本以後的發展,產生了重大影響。”

  1895年8月15日,藏相松方正義向內閣遞交了《關於財政前途之計劃的提議》。這份“日清戰後經營的綱領性文件”,在經內閣議決後即送交國會討論。最終,根據松方正義的“提議”,“歲計約2億元的劃時代的大預算”,在帝國議會獲得通過。

  馮瑋認為,以《關於財政前途之計劃的提議》的貫徹實施為標誌,日本全面展開了“日清戰後經營”。日本的各項經濟指標和產業結構,隨之發生顯著變化,主要表現在以下三方面。

  第一,如《提議》所述,“日清戰後經營”“以軍備之大擴充為中心”,其具體實施情況是:在總計5億元歲出中,20%為陸軍擴張費,使陸軍從6個師團增加至12個師團;42%為海軍擴張費,使海軍艦艇噸位數從5萬噸增加至25萬噸。海軍所占比重如此之高,顯然同“日清戰後經營計劃大綱”的設計者阪谷芳郎的思想理論有關。後年,阪谷芳郎在《海軍擴張論》中這樣寫道:“海軍之擴張是關係國家安全之大問題,絕不是財政問題。軍備問題猶如構築堤防。河之彼岸即便加高一寸,則此岸之堤防若不相應加高,一旦遭遇洪水,河之此案自己必然洪水泛濫。因此之故,對岸若增加堤岸高度,此岸也必須增加高度。方今列強若擴張海軍,則日本即便存在困難,亦必須相應擴張。”隨著“日清戰後經營”的展開,如下表所示,日本軍費開支逐年增長。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