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寄望蔡英文及民進黨,依憲法、義理、智慧、透徹來處理兩岸關係。 |
中評社╱題:如何解蔡英文的難 作者:張亞中(台灣),台灣大學政治學系教授、兩岸統合學會理事長
民進黨成立於1986年,經歷了近三十年,2016年1月16日,民進黨不僅在台灣成為第一大黨。也是一黨獨大,更是完全執政。歷史是有記憶的,凡走過必留下痕跡。民進黨在兩岸關係的立場上,一直是以“台灣主權獨立”做為其核心思想,以往在野時,說話可以不負責,在2000-2008年執政時,也因為不是完全執政,可以把負責推給居於立法院多數的國民黨。現在民進黨完全執政了,必須要接受考驗。一個核心的問題終於必須面對:已經完全執政的民進黨對於所謂“台灣主權獨立”是否還要堅持?如何堅持?
北京的態度已經很清楚了。兩會期間,習近平、李克強、俞正聲的發言,傳達出一個明確的訊息,即“九二共識”與“反對台獨”是同義字。這對於蔡英文在選前與選後一直希望用模糊的說法以取得北京接受的策略,看來是遭北京拒絕了。蔡英文目前的確陷入兩難,如果堅定地要走“台灣主權獨立”,或“任何形式的分離主義形式”的路,必然會與北京產生碰撞;如果修改其原有核心堅持,不啻於對以往主張的全面否定,更會受到泛綠基本教義派的反撲。
本文在討論,蔡英文可能的思考選擇是哪些?是否能夠解紅綠的結?本文認為,仿照2000年陳水扁“四不一沒有”的處理方式,借殼上市的“憲法說”,以及選擇向美日靠攏的策略,均不能解開蔡英文的結。“分治不分裂”的主張是蔡英文現在能夠走的唯一的一條路,停止“去中國化”的操作,回到“台灣人也是中國人”的認同論述,才是兩岸未來能夠確保和平發展的基礎。
2.0版的“四不一沒有”,可解蔡英文的難?
如果蔡英文在520也仿照陳水扁在2000年時提出“四不一沒有”,或是2.0版,兩岸關係能現曙光?
2000年陳水扁在就職演說中宣示“四不一沒有”。當時因為這個重大政治宣示,以及台灣正處於921大地震後的哀傷重建情緒中,讓兩岸之間可能的衝突暫時消沉。同年6月20日陳水扁在接見美國亞洲基金會訪問團時,曾明白表示願意接受兩會於1992年達成的“一個中國”共識,兩岸機會之窗再起。
但就在次日,蔡英文以陸委會主委的身份發表“緊急澄清”新聞稿,明確表示兩岸從來沒有在“一個中國”原則上達成過共識,公開打臉陳水扁,否定“九二共識”。陳水扁接受李遠哲的建議,在2001年元旦文告中提出“兩岸統合”的主張,讓兩岸關係又有了想像的空間,但是當時的蔡英文、邱義仁均不認同,統合的實踐因而根本沒有起步。2002年陳水扁公開提出“一邊一國”後,“四不一沒有”走入歷史,後來的六年,兩岸處於不信任的狀態,雖有零星的互動,但整體而言,兩岸關係是冷颼颼的。
紀錄顯示,曾經是在兩岸關係有可能由寒回春時卻扮演“急凍人”的蔡英文,如果再提出類似的“四不一沒有”或2.0版,首先要面對的,就是她人格與誠信的檢驗。
“四不一沒有”內涵為“不宣佈獨立、不更改國號、不推動兩國論入憲、不推動改變現狀的統獨公投”以及“沒有廢除國統綱領與國統會的問題”。由於16年來兩岸內外環境的改變,這些主張的內涵也發生了質變。
首先、當時還沒有“中華民國主權獨立在台灣”的“獨台”的概念,但是這16年來,民進黨已經發展出一套完整的“獨台”論述,對待中華民國的方式已經從借殼上市到登堂入室。不同於國民黨,民進黨認為中華民國的主權宣示僅在台澎金馬,而且已經是個主權獨立於中國大陸之外的國家,因此,民進黨自然可以宣示“不宣佈獨立”、“不更改國號”、“不推動兩國論入憲”。如果蔡英文再說這三個“不”,其實一點意義都沒有。
其次、民進黨認為,中華民國/台灣已經是個主權獨立的國家,這就是“現狀”,因此,沒有獨立的問題,而只有是否要統一的問題。換言之,民進黨不認為還需要“台獨”公投,只有“統一”時才需要公投,因此,如果蔡英文再說出“不推動改變現狀的統獨公投”那等於是變相的吃北京豆腐,因為連“統一”公投也不會推動。再者,有關“沒有廢除國統綱領與國統會的問題”的宣示,最後證明,雖然沒有廢除,但卻是讓兩者壞死的凍結,連馬英九都沒有將其解凍還生。
蔡英文的“2.0版”,或許是在壓力下,會用憲法來解套,即宣示依循中華民國憲法來推動兩岸關係,但是她可能的“憲法說”也將只會著重在有關治權的“現行憲政體制”,而不會接受憲法有關主權範圍的宣示。
另外,16年前後兩岸關係的性質也有很大的不同。“去中國化”的“我是台灣人不是中國人”認同已是台灣目前有關“身分認同”的政治正確,“中華民國的主權僅在台澎金馬”的錯誤認知也成為泛綠支持者的“國家認同”。16年前中國大陸的經濟還在奮起階段,而今已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16年前兩岸的經貿交流並不密切,台商還是大陸經濟發展的主力,如今,兩岸經貿緊縮將會嚴重影響台灣的經濟,而台商也已經失去了往日的榮輝。
16年來,蔡英文一直是拒絕接受“九二共識”的急先鋒,如今她站上大位,而對岸的習近平又已經亮出沒有“九二共識”就沒有兩岸和平發展的底牌。不論兩岸曾經用甚麼形容詞或對應句來描繪“九二共識”,其核心內涵就是“整個中國的主權不可分裂”與“台灣人也是中國人”這兩個基本點,而這恰恰是蔡英文16年來難以接受的重。如何面對北京,16年後的蔡英文比當時的陳水扁要難的多了。
“憲法說”可解蔡英文的難?
中國大陸外交部長王毅在美國的“憲法說”讓民進黨高興了一陣子,以為蔡英文的“維持現狀說”、“中華民國現行憲政體制說”已經得到北京的默認,沒有想到,幾天以後,大陸領導人在兩會期間鋪天蓋地的“九二共識”宣示,讓民進黨再回過神來,原來兩岸關係可能的風暴還沒有解除。
台灣也有不少人呼籲蔡英文回到中華民國憲法立場,以“憲法說”來解兩岸可能的僵局,真的如此容易嗎?
大多數國家的憲法包括三個層面:第一、立國精神的宣示,也就是一個國家所依循的意識形態。在這一點上,中華民國憲法開宗明義即稱:“中華民國…依據孫中山先生創立中華民國之遺教…制定本憲法,頒行全國,永矢鹹遵”。憲法第一條是“中華民國基於三民主義,為民有民治民享之民主共和國”。第二、主權的宣示範圍。中華民國憲法第二條“中華民國之主權屬於國民全體”;第四條“中華民國領土,依其固有之疆域,非經國民大會之決議,不得變更之。”第三、憲政治權的運作規範。這一方面,中華民國憲法中有關五權憲政、中央與地方憲政的關係均屬之。
民進黨在談中華民國憲法時,其重點僅是放在以上所說的第三個“憲政治權”的部分,蔡英文的表述方式為依循“中華民國現行憲政體制”。蔡英文及民進黨對於第一部分的“立國精神宣示”與第二部分“主權宣示”基本上是不贊同的。民進黨對於三民主義從來沒有好感,已是眾所週知的事,近來更有人想去除中華民國創立者孫中山的法定地位,其背後想藉此“去1949年前中華民國化”的動機當然是昭然若揭。民進黨從建黨之初,就是以追求“正名制憲”、“台獨建國”為目標,但是為了贏得選舉,1999年表示可以暫時接受中華民國這個國號,2015年選舉前又表示要依循中華民國的現行憲政體制,但是民進黨的基本主張卻完全違反憲法第四條的規範,而認為中華民國領土的“主權宣示”僅在台澎金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