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片來源:澎湃新聞) |
中評社北京11月1日電/據澎湃新聞報道,在加快推進電價市場化改革的背景下,“能跌能漲”的市場化電價機制已在多個省份初步形成。
此前,10月8日,國務院常務會議對做好今冬明春電力和煤炭供應作出部署安排,明確要求要改革完善煤電價格市場化形成機制。10月12日,國家發改委發布《關於進一步深化燃煤發電上網電價市場化改革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加快推進電價市場化改革,完善主要由市場決定電價的機制,保障電力安全穩定供應。
在12日舉行的專題新聞發布會上,國家發改委價格司司長萬勁鬆表示,這次改革是電力市場化改革又邁出的重要一步,核心是真正建立起了“能跌能漲”的市場化電價機制。
澎湃新聞注意到,多個省份已宣布建立起了“能跌能漲”的市場化電價機制。
9月以來,東北地區遭遇的電力供應短缺問題尤為受到輿論關注。在東三省中,遼寧已宣布建立了“能跌能漲”的市場化電價機制。
據《遼寧日報》10月31日報道稱,10月29日,記者從國網遼寧省電力有限公司了解到,遼寧省在燃煤發電上網電價市場化改革後的首筆月度電力直接交易於近日完成。交易電量為2.3億千瓦時,成交均價0.439元/千瓦時,交易主體涵蓋省內工商業用戶、火力發電企業及部分風電、核電企業。
據悉,在此次有省內燃煤機組參與的電量交易中,非高耗能用戶企業成交電量1.02億千瓦時,均價0.4499元/千瓦時,比原火電燃煤基準電價上浮20%,部分高耗能用戶企業成交電量0.4億千瓦時,均價0.560元/千瓦時,上浮49.37%。
遼寧省電力交易中心人士表示,“這意味著我省通過此次交易,建立起‘能跌能漲’的市場化電價機制,標誌著電力市場化改革又邁出了重要一步,有利於更好發揮市場在電力資源配置中的作用,保證電力安全穩定供應,支撐新型電力系統建設,服務能源綠色低碳轉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