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5月3日電/今年3月,美國中小銀行危機引發各方關注。以史為鑒,或可能看出本次危機對美國經濟和美國銀行業的影響。
本輪美國中小銀行危機跟美國的儲貸危機有較強的相似性。
首先,兩次危機都主要源自銀行業本身的業務風險,如存款成本和貸款收益期限錯配,借短貸長,銀行的盈利能力和流動性均面臨壓力。
其次,兩次銀行危機的宏觀背景都是高通脹和美聯儲大幅加息。另外,兩次危機都引發了銀行主動收緊信貸,也都發生了銀行存款向貨幣市場基金轉移的跡象。
還有,與次貸危機不同的是,兩次危機都沒有明顯的地產泡沫,也沒有過度的金融創新。
綜上,目前美國中小銀行業的風險很難達到次貸危機衝擊的程度,本次危機傳染傳導的風險相對較低。從美國股市的表現來看,最恐慌的時候已經過去。後期會不會帶來進一步的連鎖影響,以及對美國經濟會產生哪些實際影響,還需要觀察。
從銀行的底層資產看,目前美國地產業的基本面更好。由於次貸危機後,美國地產長期去庫存,目前美國住房的空置率處於1%以下的歷史最低水平,地產貸款的拖欠率低到1.2%。預計美國地產壓力整體可控。
此外,現在的金融監管環境較以往更嚴格,市場主體也更謹慎。特朗普時期的監管放鬆並沒有改變多德-弗蘭克法案定下的監管基調,監管指標都比較合格。
如何判斷下一步走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