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8月8日電/黨的二十大報告明確提出,著力提升產業鏈供應鏈韌性和安全水平。二十屆中央財經委員會第一次會議指出,保持並增強產業體系完備和配套能力強的優勢,高效集聚全球創新要素,推進產業智能化、綠色化、融合化,建設具有完整性、先進性、安全性的現代化產業體系。面對新變局、新挑戰,著力提升產業鏈供應鏈韌性和安全水平,形成具有自主可控、穩定暢通、安全可靠、抗擊能力的產業鏈供應鏈,在關鍵時刻不掉鏈子,事關經濟發展大局。要把握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新機遇,增強憂患意識、堅持底線思維,認清客觀形勢、找准痛點堵點,切實保障我國產業鏈供應鏈安全穩定。
安全穩定是大國經濟發展的基礎。現代的產業鏈供應鏈具有網絡化特點,產業鏈主要指的是行業間形成的經濟鏈條;供應鏈則是對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進行的網絡延伸。產業鏈供應鏈韌性強、韌度高,才能應對各種意外衝擊和極端風險情形,保持產業體系基本正常運轉。在關係國民經濟、民生福祉、國家安全等重要領域和關鍵行業,必須具備基本的物資生產、裝備製造、零部件供應和能源原材料供給的能力;必須占據關鍵核心環節,對產業鏈供應鏈具有話語權、議事權和主導權,具有塑造力、控制力和反制力;必須有效承受來自國內國際偶然因素、突發事件和不利影響帶來的衝擊,不輕易堵鏈、阻鏈、掉鏈甚至斷鏈。
當前,全球產業體系和產業鏈供應鏈呈現多元化布局、區域化合作、綠色化轉型、數字化加速的態勢,這是經濟發展規律和歷史大趨勢。在“兩個大局”加速演進並深度互動的時代背景下,必須進一步強化底線思維,統籌發展和安全,把維護產業安全作為重中之重,建設安全有韌性的現代化產業體系,防範化解重大風險和極端衝擊,在產業現代化發展過程中增強產業韌性。
從戰略層面看,要立足本土市場需求,多鏈融合推動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圍繞製造業重點產業鏈,找准關鍵核心技術和零部件薄弱環節,集中優質資源合力攻關,推動短板產業補鏈、優勢產業延鏈、傳統產業升鏈、新興產業建鏈,增強產業發展的接續性和競爭力,力爭重要產品和供應渠道都至少有一個替代來源,形成必要的產業備份系統。同時,還要加強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合作,更加深入地融入全球產業鏈、供應鏈、價值鏈,更加主動地擴大對外交流合作,同各國一道,共同構築安全穩定、暢通高效、開放包容、互利共贏的全球產業鏈供應鏈體系。
從實施層面看,重點要構建和完善產業安全與韌性管理體系,構築“數字+綠色”雙底座,塑造產業鏈供應鏈核心競爭優勢。為進一步提升產業基礎能力,要加快建立權責清晰、多部門緊密協作的產業安全管理體系,完善產業安全戰略決策和部門協調機制,以部門協調促發展和安全協調;充分利用行業協會和數據庫等社會資源,推進安全信息網絡和供應鏈風險監測平台建設,建立全產業鏈市場信息互通機制;聚焦數字化、綠色化提升產業鏈現代化水平,加快建立數字化供應鏈監測平台,提升管理效率,更好保障我國產業安全。
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 沈梓鑫(中國社會科學院數量經濟與技術經濟研究所副研究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