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孔立舉了廈大學生馬軍的例子來說明沮喪期兩岸青年的心理感受。馬軍一直很向往台灣,但在到了台灣一年之後,他的感受卻是:“原以為政治熱情高於我們的台灣人,對大選的關注,卻遠不及我們這群外人;原以為呼風喚雨的媒體,卻發現他們的新聞報道,往往幼稚得讓人噴飯;號稱全城wifi的台北,其實並非那麼方便,手機費率比大陸還貴;傳說中繁華的台北東區,鋼筋水泥的密度,也遠不及北京、上海。”馬軍的結論是不管我們對這個地方之前有多少的嚮往和憧憬,我們都是過客,不是歸人。於是,他把原本是想一頭紮進這個地方的心態,換成近距離圍觀,心情便好得多,看東西也清楚得多了。他說,台北不是我的家。
而對於台灣青年來說,文化休克的表現是,他們跟大陸從食衣住行到思考方式都不一樣,不明白為什麼一定要統一。台灣青年們問“我們是一個國家,你們為什麼不承認?不承認“中華民國”怎能是一家人?”台灣青年還認為大陸打壓台灣,比如不讓台灣參加聯合國和其他國際組織,用飛彈對准台灣以及準備“武力犯台”。除此之外,讓台灣青年感到文化休克的還有兩岸對民主的不同理解,他們認為台灣是“民主國家”,而中國是“專制國家”。
陳孔立指出,兩岸交流之後台灣青年的結論是:通過交流,兩岸的“差異”暴露無遺,反而強化了雙方認同的距離。因為交流可以改善彼此的印象,卻無法改變互相的認同。他解釋說,這是因為台灣的青年現在已經進入到了“後物質主義”價值觀。這一價值觀是指“自主、自我、參與政治”。
至於如何化解文化休克這一問題,陳孔立認為台灣文化大學社科院院長邵宗海的建議很有道理,即兩岸要從對立到磨合、走向競合、謀求雙贏。陳孔立說,所謂磨合就是調適階段,這一階段的關鍵是溝通,就是理解對方。對於如何加強溝通這個問題,陳孔立要求兩岸青年自己去摸索,並相信他們有足夠的智慧和善意來解決這個問題。同時,他也給出了自己的三點建議,第一,要尊重,要有同情的理解,即要設身處地、將心比心。第二,要包容、寬容。最後,要從兩岸的核心價值觀中尋找交集。
陳孔立認為兩岸交往的未來在於年青人,他將自己的墨寶“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百年”送給學子論壇,希望兩岸青年能夠共同投身大時代、共創美好的未來。
(後方支援記者 張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