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和清華大學台灣研究院鄭振清副教授(中評社 林艷攝) |
中評社北京11月27日電(記者 林艷 郭至君 周雨曦)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和清華大學台灣研究院鄭振清副教授日前在清華大學台研院舉辦的首屆清華兩岸論壇分論壇上發表觀點提出,台灣社運重興的複雜政治經濟動因,說明台灣社會運動及兩岸社會關係深刻地反映兩岸經濟發展的結構性問題,並且正在深刻地影響兩岸政治關係層面的發展。
北京清華大學25日在清華大學主樓和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舉辦清華大學台灣研究院成立大會暨首屆清華兩岸論壇,國務院台辦主任張志軍、現任海協會會長陳德銘和原海協會會長陳雲林等海峽兩岸各界知名人士、專家學者150多人出席大會暨論壇。
鄭振清表示,2014年台灣“太陽花學運”為代表的社會運動,並不是完全新興的社運。二十多年來,伴隨著台灣的政治民主化和經濟自由化,台灣的社運從1990年代初的勃興,在2000-2008年期間走向沉潛,再到2008年之後再度崛起。
他分析認為,台灣社運形勢的起伏變化的原因,主要包括如下政治經濟因素。
第一,台灣經濟增長緩慢甚至下滑,產業轉型困難重重,刺激了失業率的提高和薪資水平的停滯,這些構成台灣社運重新興起的經濟動能。
他說,最近十多年來,台灣經濟發展已經走過了高速增長期,從亞洲“四小龍”之首淪為末尾。2000年之後,台灣經濟增長波動明顯,特別是受到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的嚴重衝擊。2011年以後,台灣經濟復甦缺乏力度,總體經濟狀況不佳。在此背景下,馬英九的執政績效和公共政策受到廣泛批評。
鄭振清表示,台灣失業率居高不下,都市存在很多不穩定就業的狀況,例如停薪、放無薪假、短期兼職等。台灣不斷增加的失業率:2010-14年,大學畢業生的失業率甚至超過社會平均失業率。大學生對畢業後的失業前景感到恐懼,對未來沒有信心。並且,連續多年來,台灣平均薪資增長基本低於經濟增長率。對廣大中低階層來說,收入停滯是一個普遍性的問題。然而,高收入階層(top10%的富人)的收入(包括薪資和財產)卻居高不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