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由中國與全球化智庫主辦的“一帶一路投資挑戰與機遇系列研討會之東南亞”今日在京舉行(中評社 攝) |
中評社北京6月23日電(記者 王秀中 徐夢溪)由中國與全球化智庫主辦的“一帶一路投資挑戰與機遇系列研討會之東南亞”今日在京舉行,以“東南亞”為主題,對企業等走出去主體在東南亞區域將遇到的風險和機會進行探討。東南亞地區自古以來就是“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樞紐,目前全球華僑華人總數超過6000萬,在“一帶一路”沿線地區的東南亞各國,華人華僑就超過4000萬,東南亞國家與中國經貿往來最為頻繁,發展程度較高、華僑華人數量最多,改善基礎設施需求巨大,是“一帶一路”互聯互通的重要路線。
中國與全球化智庫主任、國務院參事、歐美同學會副會長王輝耀表示,東南亞是一帶一路的重心所在,因與中國的地理位置接近。此外,在東南亞地區有4000萬華人華僑,而且還有相似的文化背景。東南亞地區也是一帶一路的突破口,中國要與東盟進一步推動合作。
中國社科院亞太與全球戰略研究院亞太安全外交研究室主任、南亞問題專家張潔闡述了東南亞的重要性。東南亞比較重要,而南海問題不僅對“一路”重要,對整個戰略都很重要。一帶一路推行過程中面臨的政治風險中,南海問題具有全局性的挑戰。未來一帶一路的建設優於海上維權,沿線各國要進行海上合作。未來要加強中國與東盟的依賴程度,中國要發揮優勢,加強經濟緊密度,通過互利共贏,建立政治互信,為解決南海問題增加可能性。
中國社科院亞太與全球戰略研究院新興經濟體研究室主任沈銘輝在發言中談到,最近一段時間美國改變方向,資金流發生了變化。從短期外匯風險、能源安全財政風險等來測算,最安全的是菲律賓,排除俄羅斯的話,其次是印尼,整體測算來看,東南亞較為安全。整體而言,東南亞國家和我們經濟關係比較穩定。東盟作為經濟一體化的意義只是一個層次,更多注重的是政治安全,而且東盟是各個國家的集合體,整體和個體的區別很大。
北京軍事科學院大校、研究員欒大龍表示,當前,中國必須在海上擴展島礁,完成聯合國賦予的使命。“島礁建設問題不是中國找事,而是聯合國邀請我們,而且中國對於聯合國的邀請非常謹慎。”80年代,中國提出,南海要“和平利用,共同開發”;90年代,南海發現大量油氣田,周圍國家搶占先機,因中國實力不足,錯失時機。2000年後,南海上,美工人開始騷擾中國,這是實力問題。但今天情況就不同了,中國實力變得強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