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3月28日電/自由貿易之下,無論進口還是出口,雙方都獲得好處,以貨幣流向判斷誰占得更多便宜,毫無意義。
2015年中國成為美國最大的貿易夥伴。2015年中國出口美國商品價值是進口的近4倍,順差達到驚人的3657億美元。這數字甚至比中韓貿易總額還多——要知道,韓國是中國的第二大貿易國。一家美國媒體也頗為沮喪地指出這個事實,新聞翻譯到中國,被加上“慘敗”的字樣。這顯示了兩國媒體抱有大體相同的認識。美國總統競選人特朗普也抱怨,“我們輸掉了貿易……欺負我們最厲害的是中國。”美國人的抱怨超過二十年了,逆差數據還在擴大。
熱愛出口,厭惡進口,認為貿易赤字對己不利,這種重商主義的觀念源遠流長。近代歐洲國王喜愛積累金銀,金銀被認為是一國財富最重要的指標,現代很多政府則熱衷於儲備外匯。“出口就是賺錢,進口等同吃虧”的迷信,讓很多國家非常喜歡追求貿易順差。
從家庭財務的角度看,似乎好理解:進口就是花錢,出口就是賺錢,出去少賺得多,財富不斷積累,難道不該這樣嗎?可是不要忘了,國家不是家庭,進口不是消費,出口也不是積累,問題遠比單個家庭企業複雜得多。任何國家的貿易,都由企業在實際參與。進口可能是為了消費,使民眾生活水平提高,也可能是原材料和技術引進,繼續促進生產;出口換取外匯,這些錢最終還是要用於購買國外產品,提高本國福利。自由貿易之下,無論進口還是出口,雙方都獲得好處,以貨幣流向判斷誰占得更多便宜,毫無意義。
現代國家貿易之複雜,傳統的統計數字已難以涵蓋。比如來料加工,原材料算進口,制成品算出口,中國工人賺加工費,就能在這單生意賺取順差。這能據此判斷中國的貿易地位更強勢嗎?中國工廠為蘋果公司組裝生產,再運回美國,這也算作美國的“進口貿易”。每年9月份iphone新品發布,美國對華貿易逆差就激增,這能說明美國人吃虧嗎?我們能夠斷定的是,在這些看起來“不公平”的合作中,生產效率提高,兩國民眾都獲得福利,而這正是自由貿易的美妙之處。
當然,各國政府都對貿易採取干預措施,使得企業間貿易不那麼“自由”。我們在相當長時期內採取鼓勵出口的政策,美國人額外享受到了廉價的商品,中國民眾則在忍受輸入性通脹。隨著人民幣匯率的市場化,這種情形所有改觀。出口補貼是用本國貨幣補貼國外消費者,反傾銷則是和本國民眾為難,關稅則使貿易雙方的利益都受損。這些都常見於中美兩國的貿易政策,也是亟待解決的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