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長期校園政治化 危及港校聲譽
過去幾年內地學生赴港學習人數一直呈井噴式增長,何建宗在香港大學工作的幾年之間,既有傳媒報道狀元放棄北大清華來到香港,也有報道說,某地狀元不適應香港環境又回流內地,他說,“香港的大學整體上來說水平還是很高的,無論是從國際排名上,學術研究氣氛,國際化接軌等等方面,至於一些學生赴港意願減弱,一方面因為內地的同學選擇越來越多。現在越來越多英美高校十分歡迎內地優秀學生,另一方面,內地和香港的關係也因過去個別一些激烈的動作,加之傳媒放大,特別是去年佔中那樣事件,我相信對於一些內地的學生,還有他們的家長,對於是不是去香港讀書會產生一定的心理影響。”
令何建宗真正擔憂的是,雖然激進的學生運動在短期內不會對香港的大學有太大的影響,原因在於港大悠久的文化底蘊、學術排名,治學氣氛不是一朝一夕而是多年累積而成的,靠的是老師、研究員、學生的共同努力,但是,如果這種激烈抗爭文化進入校園,那麼即使不看長遠,就從中期來說極為不利。有能力的老師、研究人員、學生、甚至校領導,這些全球招聘的有能有才的人會對香港校園氣氛產生顧慮,從而影響他們來港的意願。
對於早前港大副校長遴選風波,加之不久前發生的校委會會議被暴力衝擊一事,何建宗表示非常失望。一方面,他理解大學生有理想,有熱情,往往處在社會運動中前端位置。而大學一直有充分的示威自由,抗議自由,但一直以來大家都用一種和平理性的方式去表達自己的意見,但前提是不影響校園其他秩序與正常運行。但這種氣氛卻從去年違法佔領運動開始變了味,少數人開始反對和理非非,即是反對和平理性非暴力,並以肢體衝撞和擾亂會議的方式表達。
另一方面,學生明知道達不到什麼效果的情況下仍繼續衝擊,令人擔憂。何建宗道,其實去年底佔領運動70多天,並沒有達到他們預期的效果,那麼是否應該要反思一下這種方式在香港能否得到市民支持,更重要的是能否解決問題。“學生的代表是校委會,作為學生應該尊重這個場合,尊重這個會議,如果有任何不滿,可以以其他方式例如離場抗議或辭職,就像那位印度研究生代表,因為這是制度里所允許的。但如果要用暴力的方式打斷會議就完完全全達不到他們想要的效果,更可能引起公眾的憤怒。”
何建宗說, 如果這一小部份香港人以為這是引起傳媒注意的一種好方式,只能帶來香港理性討論分歧的空間會越來越小。港大這樣的高等學府出現這樣的做法,著實令人失望與擔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