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辦:中國評論通訊社
首頁|頭條|焦點|大陸|臺灣|港澳|國際|美國|兩岸|華人|經濟|財經|軍情|社會
人物|文萃|圖片|文化|娛樂|評論|社評|快評|觀察|專論|網評|外電|智庫|智囊
專題|專訪|專頁|周邊|詩詞|出版|編譯|網書|數據|動態|電訊|名家|記者|簡介
   2025年1月19日 星期日
設為首頁】【加入收藏】【中評郵箱
您的位置:首頁 ->> 即時新聞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透析中國財政支出實力
http://www.CRNTT.com   2022-02-04 20:39:49


  中評社北京2月4日電/據大公網報道,今年中國基建不缺財政的錢,要看錢能否花得好,需要動態跟蹤項目和配套資金。

  一個詞形容2021年財政,是休養生息:全年財政收入增長10.7%,超收近5000億元(人民幣,下同),而財政支出僅增長0.3%,預算完成度為近年最低。穩增長目標下,今年財政該花多少,該怎麼花?我們回答四個問題:

  一、今年財政該花多少,錢從哪來?不再拖累經濟,2.5萬億元剩錢是關鍵。

  首先,2021年財政有多“佛系”?罕見地拖累了經濟增長速度。2021年廣義財政支出同比僅-1%,明顯低於名義GDP同比12.8%,主因是經濟增長訴求較低。

  對應的,2022年財政花多少算正常?要助力穩增長,至少不能再是經濟的拖累:廣義財政支出增速宜對應約8%的名義GDP增速;考慮到更大力度減稅降費將擠出部分支出,支出增速至少應達約7%。

  要多花的錢從哪來?2021年約2.5萬億元“剩錢”可提供這部分增量,也是理解今年財政總量力度和發力“適當靠前”的關鍵。

  “剩錢”可分為兩部分:一是約1.1萬億元一般公共預算的收入超收和支出結餘。二是約1.5萬億元專項債結轉,將和提前下達的1.46萬億元專項債叠加形成“開門紅”,2022年首季或成疫情以來財政力度最強一季。

  廣義支出至少增長7%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
首頁 | 港澳新聞 | 國際時事 | 兩岸專區 | 軍事聚焦 | 評論世界 | 財經視角 | 文萃大觀 | 中評電訊 | 時事專題
關於我們 | 中評動態 | 招聘人才 | 聯系方式 | 鏈接方式 | 中評律師 | 驗證記者証 | 免責條款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   © Copyright 中國評論通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