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陳繁昌。(中評社 莊恭誠攝) |
中評社香港12月1日電(記者 莊恭誠)“嘗試了不一定成功,不嘗試就一定失敗。”63歲的陳繁昌,昨日出席由香港民政事務局、香港青年事務委員會舉辦的一場青年交流會期間,回顧起自己的個人奮鬥歷程時如是說。
2009年起擔任香港科技大學校長至今的陳繁昌是數學家,生長於香港,大學時負笈美國,就讀於加州理工大學和斯坦福大學,曾在耶魯大學和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任教,後來更成為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自然科學學院院長、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助理會長及美國國家工程院院士。
年輕人應有改變世界的熱情
回想起自己中七時為學業努力的經歷,陳繁昌說:“很多事情可能不想做,覺得做不到,但是不嘗試連機會都沒有。”
陳繁昌指,現時年輕人讀大學的心態和以前不同,以前讀大學沒想過工作和賺錢的概念,而如今讀大學很看重畢業後的職業發展。他認為,年輕人的目標不應該只是賺錢,而應有改變世界的熱情,可以在改變世界的過程中賺錢,但現在恰恰有本末倒置的情況。
“年輕人的好處就是多機會嘗試,那為什麼不去試呢?”陳繁昌說,大學期間應學會認識自己,即找到自己喜歡、合適自己的發展方向;並且把握未來,因世界不斷變化,無人知道將來會怎樣,即使老師也無法教導學生這一點。
他續指,年輕人在大學時應有目標,而這目標應是成為社會的領袖,而非做跟隨者,或只想著找穩定的工作。
陳繁昌又表示,大學的學習最重要的不是主修某一科目,而是要把基礎打好,眼光要放長遠,不能只看眼前所學的東西,而要像雷達一樣,廣泛地不斷掃視,尋找不同的人和事物,嘗試了解更多。
創科局未必成功
談及香港的科技產業,陳繁昌認為香港可能未必有足夠的市場和機會,但是如果把香港和深圳乃至珠三角地區結合,實力可謂“無敵”。他指,深圳目前相當於中國的矽谷,在科技產業製造方面有長處,而香港則在高校和人才等方面有優勢。
他勉勵年輕人要向全世界不同地方發展,而不要想著在哪裡畢業、就在哪裡工作。
對於早前正式成立的香港創新及科技局,陳繁昌說該局能成立是好事,雖然不一定會成功,但若不嘗試就一定沒有機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