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馬英九與吳敦義握手。(中評社 張嘉文攝) |
經國先生對台灣有四大貢獻。第一,是推動十大建設;第二,是解除台澎戒嚴;第三,開放大陸探親;第四,力行勤政愛民。十大建設促成台灣經濟升級;解除戒嚴帶來民主改革;開放探親促成兩岸和解;勤政愛民端正台灣政風。每一項都是歷史性的貢獻。我有幸追隨他7年,來談談其中三件饒富意義的小故事。
第一個故事有關解除戒嚴。
大約在1985年,有一天經國先生收到他的美國好友、二戰英雄、美軍顧問團前團長戚烈拉將軍(Gen. Richard G. Ciccolella)親筆來函,討論戒嚴存廢的事。戚烈拉的論點很簡單,“台灣的戒嚴跟國際社會瞭解的戒嚴很不同,讓台灣吃了不少悶虧,有理說不清。既是如此,何不解除戒嚴,丟掉這個包袱?”我把這封信翻譯出來呈給經國先生。沒多久,經國先生叫我到辦公室,問我“戒嚴”這個字的英文是甚麼?外國人的說法是什麼?我說戒嚴的英文就是“martial law”,有些字典或百科全書指的就是“無法無天”(no law at all),或“軍事統治(military control)。經國先生皺起眉頭說,“我們沒有無法無天,也不是軍事統治啊!”我當時感覺,經國先生已經瞭解,台灣被國際社會誤解得很厲害,戒嚴這個包袱很沈重。
一年後,1986年10月7日下午,經國先生接見美國華盛頓郵報發行人葛蘭姆女士(Katherine Graham)的時候,親自宣布台灣將解除戒嚴,開放組黨。我當時一個字一個字翻成英文,彷彿有電流通過我的身體,那是一種改寫歷史的感覺,終身難忘。
第二是故事有關開放大陸探親。
1985年三月下旬,接見外賓後,經國先生突然問我:“英九,最近有甚麼特別的事情啊?”我立刻說“有”:最近有一些老兵在西門町遊行抗議,他們穿著白袍,上面寫著“想家”,想回大陸探親。同時,“立法委員”趙少康、李勝峰與洪昭男在“立法院”要求政府開放老兵回大陸探親。我向經國先生報告,實際上每年都已經有近萬人經過香港,偷偷到大陸探親,造成守法的人吃虧,違法的人佔便宜的現象,顯然很不公平。經國先生聽了就說:“你去找張副秘書長,我已經交代他處理了。”原來經國先生已經決定要開放大陸探親。於是在張祖詒副秘書長的指導下,我們草擬方案,初步想法是在堅持與中共當局“不接觸、不談判、不妥協”的前提下,透過民間團體安排,經過香港進入大陸。這個民間團體,就是紅十字會。經過各方反覆協商,這個被我私下命名為“穎考”專案的兩岸探親計劃,在6月4日簽出來呈送經國先生核定後,交給“行政院”與國民黨中央黨部執行。最後在11月2日正式實施。三十年來,兩岸已經有一億以上兩岸人民互相訪問,留學、投資、貿易,兩岸和解,終於默默的展開。經國先生從善如流,真正為兩岸做了很大的功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