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在寅 |
中評社香港5月12日電/就任首日與美國總統特朗普通電話後,韓國新任總統文在寅昨日又先後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和日本首相安倍晉三通話。中韓通話的焦點在朝鮮問題,以及美國在韓國部署薩德反導彈系統而引起的中韓經貿降溫。如何改善對華關係,不僅涉及韓國的外交和安全,還直接關係到韓國的經濟。
星島日報今天社論說,文在寅當選,國際間最關注的是他有機會緩和朝鮮半島局勢,重拾當年金大中和盧武鉉兩任總統的“陽光政策”;但是,投他一票的韓國民眾,最關心的是如何改變國內財閥霸道和政商勾結問題。
今次韓國大選的背景,是前總統朴槿惠涉及閨密幹政、財閥獻金等問題而被彈劾罷免。韓國半世紀以來靠政府優待財閥振興經濟,韓國民眾早已不滿當中的政商勾結和貪污特權,因而把票投給承諾帶來政壇清風的文在寅。
撤限韓令 先解除薩德
韓國國民生產總值逾半來自五大財閥收入,財閥勢力膨脹影響公平競爭和中小企生存,三十歲以下青年失業率近一成,大學畢業生只有半數能夠找到全職。文在寅就任後簽署的第一號工作命令,就是成立創造新工作職位的專責委員會。
改革財閥制度,探求新的促進經濟就業模式,需要時間,而且困難重重。要在短期內提振經濟,一大因素是中國。朴槿惠政府同意美軍在韓國部署有能力偵測中國境內軍事活動的薩德系統,招來中國“限韓令”,不僅韓星難往中國掘金,中國赴韓旅客大減,韓企在華經營亦多掣肘。
文在寅不贊成部署薩德,不單是經濟原因,還因為這與他改善與朝鮮關係的理念背馳。朝鮮局勢緊張,不但令韓國成為中美角力的夾心人,而且予日本藉口擴軍,本月首度派出準航母“出雲號”替美艦“護航”。文在寅與安倍通話,在二戰慰安婦等問題上希望日本“正視歷史”,避免歷史問題成為發展雙邊關係的絆腳石,繼續顯示出韓國對日本戒心。 |